ICS65.150CCSB52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222—2022鲤浮肿病防控技术规范2022-01-13发布2022-04-12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2222—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开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商丘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雪冰、贾鹏、李旭东、史良、刘英杰、陈颖、孙晓辉、温智清、付勇浩、尚胜男、孙毓、崔君、刘荭、王飞。DB41/T2222—20221鲤浮肿病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鲤浮肿病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诊断、防控措施、日常管理、疾病应急处置、溯源。本文件适用于对鲤浮肿病的预防和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36782鲤鱼配合饲料SC/T1026鲤鱼配合饲料SC/T1132鱼药使用规范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SC/T7229鲤浮肿病诊断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鲤浮肿病鲤浮肿病(Carpedemavirusdisease,CEVD),是由鲤浮肿病毒(Carpedemavirus,CEV)感染鲤和锦鲤等鲤科鱼类并导致其大规模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4临床症状应符合SC/T7229的规定。5病理变化解剖可见病鱼肾脏在鳔间隔明显肿大,脾脏肿大,肠道出血,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脾脏细胞界限不清、坏死,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变形、肿胀。6流行特点各生长阶段的鲤和锦鲤对CEV均易感。水温7℃~27℃均可发病,5~6月和9~10月水温出现大幅变化时多发,发病时间持续7d~14d,死亡率达20%~80%。DB41/T2222—202227诊断按SC/T7229的方法检测,可快速确诊。8防控措施水源8.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苗种引进8.28.2.1产地检疫应从具备资质的良(原)种场进行引种。苗种应经过产地检疫,且经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证明苗种和亲鱼没有携带鲤浮肿病毒。8.2.2隔离苗种引进后,应在隔离池隔离30d,确保没有发病。隔离结束后,转入养殖池进行养殖。疾病监测8.3在5~6月和9~10月水温出现大幅度波动时,采集样品进行鲤浮肿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