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B31济南市农业地方规范DB3701/T123—2010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程2010-12-01发布2010-12-20实施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01DB3701/T123—2010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济南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济南市槐荫区农业经济发展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闫兴胜、亓东惠、王洪勇、王海燕、董洁、郭承富。2DB3701/T123—2010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鲤鱼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苗种的培育及成鱼养殖、饲料投喂、生产管理、鱼病防治。本规范适用于济南市无公害鲤鱼的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产地环境3.1环境位置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周围无工农业污染。3.2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除符合NY5051的规定外,池水透明度应为25cm~35cm。3.3池塘条件成鱼池面积3340㎡~8000㎡,水深2.0m~2.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4放养前的准备4.1池塘清整排干池水,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每667㎡用120kg~150kg生石灰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4.2注水清池后鱼苗池水深为0.5m~0.6m。成鱼池水深为1.0m~1.5m。注水时应用密网过滤。4.3施基肥放鱼前3d~5d,每667㎡施粪肥200kg~500kg,鱼苗下塘时池中饵料生物应保持轮虫在5000个/L~10000个/L。4.4试水放鱼前一日,将少量鱼苗放入池内网箱中,经12h~24h观察鱼的动态,检查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失。同时还应用密网在池中拉1网次~2网次,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池。5鱼苗培育5.1鱼苗放养放养时应准确计数,一次放足。鱼苗育成夏花鱼种的鱼苗每667㎡放12万尾~15万尾。5.2投饲与施肥鱼苗放养后每667㎡每天用黄豆2kg~3kg,分2次~3次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后全池泼洒;一周后黄豆增至3kg~4kg。培育10天后,需在池边加泼一次或在池塘周围浅水处堆放豆3DB3701/T123—2010渣或豆饼糊。并根据池水情况适时追肥。5.3生产管理5.3.1巡塘鱼苗放养后每日不少于2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蛙卵、杂草、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5.3.2分期注水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