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40X10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507—2004出口炒瓜子检验规程Inspectionrulesoftheroastedseedsforexport2004-10-18发布2004-11-1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507—2004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立修、李大春、蒋万扬。IDB33/T507—2004出口炒瓜子检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口炒瓜子的术语和定义、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的判定、不合格的处置及检验有效期。本标准适用于出口炒瓜子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98.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炒瓜子以瓜果和葵花子的种子为主要原料,按一定工艺配方加工或蒸煮后经炒、焙、烘等工艺生产而成的瓜子。3.2一般杂质混入炒瓜子中的一切非本品种的植物性物质及本身的废弃物。3.3有害杂质混入炒瓜子中有碍于安全卫生的所有物质,如毛发、玻璃、石块、金属异物等。3.4不完善粒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完善的籽粒,包括不熟粒、破碎粒、虫蚀粒、畸形粒、小粒等。1DB33/T507—20043.5霉粒已发生霉变的籽粒。3.6油耗粒瓜子仁油脂氧化,有异味的籽粒。4抽样4.1检验批以不超过1000件为一检验批,超过1000件,另列批次。同一检验批的产品应具有相同的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等。4.2堆垛按批次、等级分别堆放。4.3抽样器具食用塑料样品袋、塑料筐和无毒手套等。4.4抽样方法按报验单所列规格、件数、重量、唛头与实际货物核对相符后,在堆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