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3T 337.2-2006 无公害魁栗 第2部分:栽培技术.doc
下载文档

ID:2612404

大小:87.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8-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3T 337.2-2006 无公害魁栗 第2部分:栽培技术 337.2 2006 公害 部分 栽培技术
ICS 65.020.40 B 66 DB33 无公害魁栗 第2部分:栽培技术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stanea mollissima var.Kuili — Part 2:Planting technology 2006-09-04发布 2006-10-01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 337.2-2006 代替DB33/T 337.2-2001 浙江省地方标准 上虞市三和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DB33/T 337.2-2006 前言 DB33/ 337-2006《无公害魁栗》系列标准分为四个部分: —— 第1部分:苗木; —— 第2部分:栽培技术; ——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 ——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337-200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337.2-2001《上虞魁栗 第2部分:栽培技术》,与DB33/T 337.2-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717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已调整为NY/T 52-1987,QB/T 3854-1999《剪枝剪》和QB/T 3856-1999《手锯》已分别被QB/T 2289.4-2001《园艺工具 剪枝剪》和QB/T 2289.6-2001《园艺工具 手锯》代替,本部分作了相应的修改; —— 增加了无公害产地环境条件等要求。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上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傅水标、王江美、钟锦龙。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337.2-2001。 I 无公害魁栗 第2部分: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魁栗的定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营养施肥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魁栗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NY/T 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QB/T 2289.4-2001 园艺工具 剪枝剪(DIN 32610-1976,NEQ) QB/T 2289.6-2001 园艺工具 手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主枝 从主干分生出来的大枝条。 3.2 副主枝 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较大枝条。 3.3 侧枝 从主枝上、副主枝上分生出来担负结果与更新的枝群。 3.4 摘心 摘去营养枝顶部幼嫩部分。 3.5 抹芽 抹除或削去嫩芽。 3.6 短截 剪去枝梢的一部分。 3.7 疏删 从枝条基部疏除。 3.8 回缩 在多年生枝上短截。 3.9 营养生长期 从定植起到开始结果的时期。 3.10 生长结果期 从开始结果到有一定经济产量的时期。 3.11 盛果期 从有经济产量起经过高额稳定产量期到产量出现连续下降阶段初期的时期。 4 造林地选择 海拔高度600m以下的向阳缓坡山地,坡度不超过5°,土层60cm以上,pH值为5.5~6.5的沙质壤土。 5 产地环境条件 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受污染物影响,汞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其灌溉水、土壤、空气质量应分别符合表1、表2、表3的要求。 表1 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氯化物/(mg/L) ≤250 氰化物/(mg/L) ≤0.5 氟化物/(mg/L) ≤3.0 总汞/(mg/L) ≤0.001 总砷/(mg/L) ≤0.1 总铅/(mg/L) ≤0.1 总隔/(mg/L) ≤0.005 铬(六价)/(mg/L) ≤0.1 石油类/(mg/L) ≤10 pH值 5.5~8.5 表2 土壤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总汞/(mg/kg) ≤0.30 总砷/(mg/kg) ≤40.00 总铅/(mg/kg) ≤250.00 总隔/(mg/kg) ≤0.30 总铬/(mg/kg) ≤150.00 六六六/(mg/kg) ≤0.50 滴滴涕/(mg/kg) ≤0.50 表3 空气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日平均 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mg/m3) ≤0.30 —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mg/m3) ≤0.15 ≤0.50 氮氧化物(NOX)(标准状态) /(mg/m3) ≤0.10 ≤0.15 氟化物(标准状态)/[μg/(dm2•d)] /(μg/m3) ≤1.80 ≤7.00 — ≤20.00 铅(标准状态)/(μg/m3) 季平均≤1.5 — 6 定植 6.1 定植时间 冬季苗木落叶后至翌年早春,一般在12月中旬至3月上旬,期间以早植为宜。 6.2 定植密度 株距×行距:4m×4m,每公顷栽625株。7~8年后逐渐进行疏伐,最后株数每公顷不超过200株。 6.3 定植方式 丘陵山地应筑等高梯地,梯地梯面宽2.5m~3.5m。 6.4 挖大穴 定植穴长×宽×深:60cm×60cm×60cm。 6.5 施基肥 每穴施腐熟厩肥25kg~30kg和钙镁磷肥0.5kg,与表土拌和后回填。 6.6 品种配置 多品种混栽能提高产量。栽植魁栗要以(8:2)或(7:3)比例配置授粉品种,适宜的授粉品种有青毛软刺、紫油光、毛板红等。 6.7 栽种 定植时要扶正苗木,使根系舒展,填土压实,使土与根系密接。栽植深度以嫁接苗接口略高于地表面为度。有条件的地方,栽后及时浇透水。 6.8 定干 定植苗木高度保留40cm~50cm,其余部分剪去。剪口在芽上端1cm处,要做到平滑倾斜。 7 树冠管理 7.1 各生长期修剪要求 7.1.1 营养生长期(产前期,1年~3年生幼龄树) 7.1.1.1 在苗木定干基础上,以整形培养树冠为主,定植后第一、第二年培养主枝,选留副主枝,第三年以布局侧枝群为主。每年培养2次梢,当新梢长到25cm,开展摘心。常用树形为自然开心形。 7.1.1.2 投产前一年达到树冠紧凑呈半圆形,树形开张,枝叶茂盛。 7.1.2 生长结果期(投产初期,4年~6年生树龄) 7.1.2.1 继续培育扩展树冠,合理安排骨干枝,适量结果。 7.1.2.2 对生长过密和交叉、重叠的枝条进行删除,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冠开张,树高控制在3.5m左右。 7.1.3 盛果期(7年~40年生树龄) 修剪因树制宜,删密留疏,疏除、回缩过密大枝或侧枝,剪去细弱枝、鸡爪枝、交叉重叠枝、病虫枝,保持侧枝均匀,透风透光,增大结果面。 随着树体增大,郁闭度增加,逐步疏除减少植株,最后保留200株/ha。 7.2 修剪时期 7.2.1 冬剪从落叶后翌年春季芽萌动前进行,以1~2月间最为适宜。 7.2.2 夏季修剪,自5月中旬至8月下旬开展摘心,摘心长度控制在6cm~10cm之间,控梢促枝。剪除接口以下萌发的枝条(俗称野条)。 7.3 修剪方法 7.3.1 幼龄树和生长结果期的修剪 7.3.1.1 定植后当年选取留好主枝三个,对主枝留长40cm左右进行短截,剪口芽向外。其余枝条随树势而定,生长势较弱的,可全部删去或少留加以短截;生长旺盛的,疏去强枝后多留中庸枝,修剪宜轻。 7.3.1.2 定植后第二年每主枝配置副主枝两个,夏季适时摘心,冬季对主枝和副主枝(留长40cm左右)进行短截,继续扩大树冠。对副主枝上形成的侧枝,如树势中等,一般不予短截,随其自然,及早形成结果母枝。 7.3.1.3 对扰乱树形的徒长枝和直立枝从基部剪除,对已形成的结果母枝只删除过密枝,其余不予修剪短截。对树体较小的幼树,继续对主枝和副主枝进行短截,以扩大树冠。 7.3.2 盛果期的修剪 7.3.2.1 枯枝、严重病虫枝从基部剪除;疏删弱枝、过密枝;徒长枝从基部剪除,但树冠中下部较空虚时,可适当利用徒长枝短截以填补空缺或作更新之用。 7.3.2.2 对已衰败、结果能力较低的枝条进行回缩修剪,控制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母枝占总枝数(结果母枝、发育枝、雄花枝)的比例控制在60%左右。 7.4 修剪工具 剪刀与锯应符合QB/T 2289.4-2001、QB/T 2289.6-2001要求。 7.5 修剪注意点 7.5.1 修剪先大枝后小枝,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7.5.2 剪口应平整,不留桩,锯口要用凿子或刀子削平。锯口或大伤口应涂保护剂。 7.5.3 对修剪后的枝条,应清理出林地烧毁。 8 土壤管理 8.1 除草 8.1.1 除草时间 一般年除草2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果实采收前进行。 8.1.2 除草方法 草荒严重的须结合中耕劈山清除杂草、杂树。清除物用作改良土壤。 8.2 灌溉 在8月上、中旬果实发育期,如遇长期干旱,采取灌水抗旱措施,提高当年产量、质量,利于次年结果。 8.3 间作 8.3.1 间作原则 幼林期间提倡间作套种,以耕代抚,以短养长。套种作物选择须有利于养地肥地的浅根性矮生农作物或绿肥,对板栗生长结果无害。 8.3.2 间作方式 夏季以豆科植物和绿肥为主,也可间作西瓜、花生等矮生作物;冬季间作马铃薯、萝卜、绿肥等。未实施间作的可自然长草,割草覆盖或化学除草。 8.3.3 间作注意点 距离植株1m范围内不予间作;高秆作物(如玉米、高梁等)不宜间作;随着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范围,定植4年~5年后停止间作。 9 营养与施肥 9.1 营养元素 以氮、磷、钾需要量最多,钙、锰、铁、硼、锌等微量元素不可缺少。树体内缺少某种元素或元素之间不协调会出现缺素症。 9.2 施肥时间 9.2.1 幼龄树 9.2.1.1 定植当年,成活后施氮肥1~2次,每次每株施尿素0.05kg~0.1kg,冬季施一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9.2.1.2 第二年至第三年,于3月中、下旬栗树萌芽前施一次速效肥。11月中、下旬施越冬肥。年施肥量每株折复合肥0.5k~1kg或尿素0.3k~0.5kg。 9.2.2 结果树 一年施肥3次: —— 催花肥:3月上、中旬施; —— 壮果肥:8月上、中旬施; —— 还果肥:果实采收后施。 9.3 施肥量 9.3.1 每100kg栗果需耗用栗树的氮2.1kg,磷0.76kg,钾1.28kg(N:P:K=1:0.25:0.4)以及相应的微量元素。有机肥应占30%~40%。 9.3.2 施肥比例如下: —— 芽前肥,以氮肥为主,并施磷、钾肥,以施速效化肥为宜。施肥量占全年的50%左右; —— 壮果肥,磷、钾肥为主,以复合肥为宜。施肥量占全年的20%~30%; —— 还果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的20%~30%。 9.4 施肥方法 9.4.1 根际施肥 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宽沟、对称半月形宽沟或放射沟施肥。 9.4.2 施肥注意点 化肥宜浅施,有机肥和磷肥深施,施后即复土。 施肥量多少要看土壤肥力、看树体情况而定。 9.4.3 根外施肥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两次,间隔10d~15d,可增加果实单粒重。 9.5 主要微量元素缺乏症的矫治 9.5.1 缺硼症的矫治 芽前肥施用时,每株并施硼砂50g~100g于土壤中,或于5月下旬~6月中旬叶面喷施0.3%~0.5%的硼砂溶液两次,间隔7d~10d。 9.5.2 缺锌症的矫治 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0.2%~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