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S1期包装工程2023年4月PACKAGINGENGINEERING257收稿日期:2022–12–13作者简介:王佳玉(1996—),女,硕士生,主攻社区研究和社会设计。通信作者:谭杰(1983—),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场景与空间研究、设计教育研究、公共艺术与社会创新。城市传统菜市场的社会创新探索王佳玉1,谭杰1,2(1.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成都610101;2.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成都610101)摘要:目的城市更新背景下从乡村视角出发,立足本体,讨论城市传统菜市场空间的意义,并以其环境改造为例,尝试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老旧空间环境设计的路径。方法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并切换视角,挖掘城市传统菜市场与乡村之间的关联要素,以乡土文化为立足点实现城市传统菜市场的升级与改造。结果提出了从物理空间承载乡土文化、立体形象重塑乡土文化、服务设计传导乡土文化、行为节律传承乡土文化4个角度的设计策略。结论城市传统菜市场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界点”承载着生活、文化、教育、情感等多重意义,不能仅从单一功能视角出发判定城市传统菜市场的去留。当前在城市更新中,应着重考虑可持续发展主题并充分利用设计学中社会创新思维去发现城市老旧空间性质的多面性,深度挖掘空间的价值,注重其意义的构建。关键词:城市传统菜市场;乡土文化;空间重塑;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257-04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S1.039作为中国乡土文化主动走向城市的第一个节点,数字经济下的城市传统菜市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在市民日常生活中丧失主动权;但它存在的价值不应因外部经济形态、消费模式的更替以及内部“自身的缺陷”而被忽视,甚至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被湮灭。对城市传统菜市场空间的重塑不能仅停留在环境改造,更要注重其意义的构建。1内忧外患和价值期望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传统菜市场一度经历了从“统购统销”的飞速发展到国家“菜篮子工程”的政策扶植,再到备受争议的“农改超”计划。从内部看,城市传统菜市场均采用生产基地—专业农产品销售公司—零散经营户的经营链条模式,而单一的营销方式也与当今信息化、技术化、数字化的消费社会脱节;资本介入下的商业购买模式给城市传统菜市场造成一定的生存压力;随着共享、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等消费场景的日新月异,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城市传统菜市场已不再是市民日常购物的第一选择[1]。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冲击后,闲置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