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
下载文档

ID:2577356

大小:4.48MB

页数:4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住宅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技术规程 DBJ41 070 2005
河南省工程 建 设标准D B J4 1/0 7 0一2 0 0 5备案号:J 1 0 6 4 4一2 0 0 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T echnicalS pecificationforP revention&C ureofQ ualityC ommonF aultsof R esidentialB uildings2 0 0 5一1 1一0 3发布2 0 0 6一0 1一0 1实施河南省建设厅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毛沈场 icals衅讯cationforP reven6 on&C ureofQ u亦tyo如 阴 的 nF aultSof R esidenti以 B ui硅喂D B J4 1价 O一人犯5主编单位: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批准单位:河南省建设厅施行日期:2 0 0 6年1月1日2 0 0 5郑州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的通知豫建设标2以)5)9 4号各省辖市建委(局):由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主编的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经评审批准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 B J 4 1/0 7 0-2阅 5,自2以万年0 1月0 1日起在我省施行。此标准由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河南省建设厅二(幻五年十一月三 日二名山人一月 U舀根据建设部 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建质【2以科1 8号文)的要求,为了提高全省住宅工程质量,经省建设厅同意,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经过试点实践、外地调研、认真总结已有成功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4楼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5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6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7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8屋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9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本规程由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归口管理,授权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地址:郑州市淮河路3 9号 邮政编码4 5 创 沉 巧)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凯李智升刘建武陈震唐碧凤王维甫瞿仲昭李一玮目次1总则 ,(l)2术语 ,(2)3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一(3)3.1设计 ,(3)3.2施工 i.,:,(5)4楼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一(6)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 (6)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7)4.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 (7)4.4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9)5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 0)5.1设计 ,(1 0)5.2施工 ,(ro)6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 2)6.1设计 ,(1 2)6.2施工,(1 2)7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 3)7.1设计,一(1 3)7.2施工 ,(1 3)8屋 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一(巧)8.1设计 ,(巧)8,2施工 ,一(巧)9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 6)9.1施工 ,(1 6)附录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 ,(1 7)本规程用词说明 ,(1 8)条文说明 ,(1 9)1总则1,0.1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技术规程。1.0.2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新建的住宅工程。其他民用建筑可参照执行。1.0.3本技术规程所指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主要是本地 区住宅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裂缝、渗漏和尺寸偏差。1.0.4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规程的规定。1.0.5在住宅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技术规程外,还应执行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当采用其他可靠的措施时,应进行论证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术语2.0.1基体p山na叮struc姗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2.0.2硬架支模supportingfloorI O a山ngfo人多层砖砌体房现浇圈梁和预制板安装的一种施工做法。其具体操作是:在砌至圈梁底标高的墙上,支模、绑扎圈梁钢筋、铺楼、屋面板(暂时由模板支承楼、屋 面板荷载),绑扎预制板端伸出的预应力筋,浇灌圈梁混凝土。2.0.3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thefl沮一le哄户cast一in一situconcre:ewind,映纽 n窗台处、窗两侧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连续不断的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其配筋锚固于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中。2.0.4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thefiill一lengthcast一in一situconcrete0 1 1 1雌sheet窗台处、窗两侧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连续不断的钢筋混凝土板带,其配筋锚固于竖向钢筋混凝土构件中。2.0.5出釜停放期。heir一详riodaftertaki嗯。utfrom山ekettle砌块出蒸压釜(一种密闭的蒸压生产设备)后,到砌筑前停放的总时间。2.0.6基层basecouoe直接承受粉刷施工的面层。3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3.1设计3.1.1住宅建筑伸缩缝的设置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3.1.2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 0 0且应与砖 的模数一致,纵筋不少于4叭O,箍筋茄2 0 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 Z o;其它层的外窗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第一、第二开间外墙应适当增设构造柱,设置的窗台梁应包括无窗墙面。(板带的厚度宜与砖的模数一致,但不得小于印;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 2 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够)。3.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 m,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 2 0与墙体同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腰梁(配筋同3.1.2条中窗台梁,有窗时以窗台梁代替),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边框加强,当构造柱与门窗洞口的钢筋混凝土边框距离较近时可合并设置(图3,1.3)。3.1.1 0电线导管在多孔砖砌体 中竖 向敷设 时,单管直径大于3 O I nln或多管集中敷设管外径累加大于3 0 rnm时应将其置于现浇混凝土构件中,其配筋由设计单位绘出节点详图。3.2施工3.2.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3,2.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4 2 d(不应小于2 8d)。3.2.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 留有3 0?5 0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7 d以后,方可用微膨胀干硬性砂浆或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将其嵌填密实。3,2.4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必须预埋拉结筋或埋件。3.2.5砌体结构宜在砌筑完成3 O d后再抹灰。3.2.6两个相邻竖向现浇构件之间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设置施工缝。3.2,7填充墙拉结筋应与砖模数相匹配,不得折弯压人砖缝。3.2.8加贴网片应在甩浆后进行。3.2.9电线导管在多孔砖砌体中严禁斜向敷设。竖向敷设时,管外径累加不大于3 0 I nrn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3.2.1 0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3.2.1 1按设计要求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上 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4楼板裂缝 防治技术措施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4.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t板的配筋宜适 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4.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1 0 0?,厨房、浴厕间、现浇楼梯转向平台、阳台处不得小于9 0。对于屋面现浇板和其它层配有双向交叉电线导管的现浇板,其设计厚度不得小于1 2 0。4.1.3屋面现浇板应设置双层 双向全通钢筋,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至少靠山墙的一个开间的现浇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 0 0?,直径不宜小于8。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川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乃,且 不得小于1,sm。当现浇板设置 了间距不大于1 0 0的双层双向钢筋时,可不设置放射形钢筋(图4.1.3)。:,!l翎 筋fiJ距(;0 0州m必放射 筋7长 度i/3眺!Q.且1.5。图44.1.4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 5 0?,直径不应小于6?,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温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1 5。4.1,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宜为2 4 伍nrnx2 4 D 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 0 0?,在门窗洞口处,当圈梁过梁合一时,其高度可不受此限制。4.1.6现浇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 so。4.1.7住宅长度大于4 O 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 0 0一1仅X)?,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对于砌体结构,后浇带的设置应避开承重墙;否则,应按照要求设置变形缝。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4.2.1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相邻板底缝宽度不应小于2 0 mln,大于3 0时应配筋。4.2.2板的布置应结合电气配管设计要求的位置,保证配管位于板底缝宽大于3 0的板缝中。4,2.3灌缝用混凝土应采用坍落度不大于1 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4.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4.3.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4.3.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4.3.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 0 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沁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巧。4.3.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人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 80 I nrn,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 5 0溯 n。74.3.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 0 0mm的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4.3.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底钢筋之上,不得与受力钢筋垂直贯通布置,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预埋管线上部应增设两 1 5 0、宽度不小于4 5 0的钢筋网带(当预埋管线上部有双向配筋时,可不设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4.3.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不少于 两次压抹(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直接踩踏混凝土)。4.3.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 2 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冬期施工不得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 4 d。4.3.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五 伊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roM P 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 0 M P a时,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4.3.1 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抹灰措施。4.3.n模板及其支架的选用 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 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 间距不得大于3的,中间不宜大于80 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4.3.1 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 0 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从留置后浇带至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整个时段内严禁拆除其两侧的支撑。4.4预 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4.4.1预制混凝土空心板的安装宜采用硬架支模工艺。4.4,2灌缝宜采用隔层灌缝工艺,缝口上下均留ro深凹槽,灌缝后7 d内不得有施工荷载(有其它可靠防裂措施时除外)。4.4.3板缝中有配管时,应用吊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