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拒绝躺平式行为心得体会:党员干部要拒绝“躺平”2023年央视春晚中,小品《坑》让人印象深刻,用诙谐搞笑的方式向观众生动刻画了一位“躺平式干部”,在逗笑观众的同时也多次登上热搜,人们对“躺平式干部”关注之高,引发深思。当前,党员干部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在状态的“躺平者”,他们身在其位,却不谋其事,端着人民的饭碗,不为群众办事,有违初心使命。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排头兵”“突击队”,必须透过小品,看到本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坚决防范和纠正,拒绝“躺平”。拒绝思想上的“躺平”。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躺平”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年轻的党员干部初入社会,不免存在思想浮躁,经验不足,容易误入思想跑偏、行动不实的“躺平”陷阱,因此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定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信仰之基不动摇,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拒绝“躺平”,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必须矢志不渝听党召唤、跟党奋斗,常修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政策,学深学透、常修常炼,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挺膺干事创业的自觉信仰再发出,摆正心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遇事不躲着走、不绕着过,争做敢为、愿为、真为的好干部。拒绝行动上的“躺平”。“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躺平”是一种耻辱,敢于担当既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也是职责所在、价值所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出多大的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要拒绝“躺平”,要以“知”为工作托底,要以“行”让工作落地,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接“烫山芋”、开“荆棘路”、闯“矛盾窝”,将“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在困难考验面前多想干得成事的办法,不找干不成事的理由,在实践锻炼中见世面,在解决问题中长才干,在调查研究中学本领,强化“作为”意识、提升“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子,以求变的心态、应变的举措,努力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把“任务书”变成“成绩单”,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拒绝作风上的“躺平”。新征程上,“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接受的考验更加复杂多样。党员干部要拒绝“躺平”,就要对照廉洁自律的“镜子”不断检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