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圆桌论坛UANZHUOLUNTAN刍议BSC在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张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摘要: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创新发展,能够显著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成效,夯实高职院校综合管理工作的基础,切实保障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效能得到逐步的提升。在高校绩效管理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实践中,引入BSC模式能在工作实践中改变传统绩效评价的缺陷和不足,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更加全面,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成效。文章从BSC在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入手,针对BSC的应用措施进行了细化的探究,旨在能充分彰显BSC的应用价值,引领高职院校绩效评价工作的创新开展。关键词:平衡计分卡(BSC);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28(2023)12-0163-04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已经针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在科学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利用率,使各项管理效能和资金的使用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应该紧密结合BSC的应用,针对具体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进行分析,构建特色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成效。一、BSC的内涵BSC是平衡计分卡的简称,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形成的绩效评价方案。BSC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将组织战略作为绩效评价的基础,在实际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能从组织内部财务、内部流程、客户信息以及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制订管理方案,形成相应的绩效评价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还能支持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和完善,将评价目标、指标、标准和具体的绩效评价方案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特色的管理组织系统。从高职教育绩效评价改革的视角进行分析,依托BSC的应用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针对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进行逐层次分解形成各部分之间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环节能针对这些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考核,从而为院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较完善的支撑系统[1]。二、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中应用BSC的可行性在高职院校系统地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基于BSC的实践应用促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和优化,能全面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使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