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原有的料仓“一仓多用”箱体式棒料仓的设计李明涛(青岛城市学院,山东青岛266106)摘要:莱芜某钢铁铸造厂原有的机器人料仓由于设计不合理,落料精度不够、上料操作困难、使用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该企业与青岛城市学院合作,共同研发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设计出现代化、普适性高、高效率的料仓与机器人进行配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上下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关键词:机器人;料仓;设计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52(2023)05-0167-021设计背景莱芜某钢铁铸造厂主要生产供水、供暖用的铸铁、铸钢以及铝合金材质的管材件,产品遍布国内外。但是,近年来,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变情况下,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产品相对单一。该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供水、供暖用的管材件。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对老旧小区的供水、供热系统进行改造来改善民生。而随着这些工程的陆续完工,市场必然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下降。2)生产成本的上升。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拉升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国际货运能力不足,导致国际货运价格大幅提高,致使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3)疫情的影响。国际市场在疫情冲击下,市场需求变化较大,销售环境恶化,导致国际订单大幅缩水。同时,在国内疫情影响下,生产过程碎片化,企业的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决定与青岛城市学院合作,共同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在缩减原有部分产品的同时,新设立一条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各种尺寸相对较小的棒料和管材件。2料仓的改进方案2.1料仓的重要性料仓是生产的起点,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连续、均匀、顺利下料,且要求容积大、防止死料堆积等,因此,其普适性和自动化程度对整个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企业原有的料仓设计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2],该料仓存在以下不足,生产效率较低。1)该料仓对材料的直径和尺寸有具体要求,不能实现产品多元化,这就导致要加工的产品超出设计尺寸时,该料仓就无法使用,效率不高。2)该料仓采用斜坡落料方式,此方式落料精度不够,且落料后有堆叠。3)上料困难,操作难,影响工作效率。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在我国制造业加工车间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以机换人”的大环境下,企业配备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差等问题。因此,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