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提升监管协调效能,补齐制度短板。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及时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风险,稳步推动债券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相关工作,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的作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六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公告,即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5%。下调幅度分别为5到15个基点不等。财政部2023年将在香港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据财政部网站,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财政部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120亿元、60亿元、60亿元、60亿元。定于6月14日通过招标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包括2年期60亿元、3年期40亿元和10年期20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涉农贷款增长创新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创近年来最高增幅。今年以来,各家金融机构主动向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增加信贷资源,缩短审批时限,降低融资成本。农业银行计划在“三夏”期间投放涉农贷款超3000亿元,农发行计划在夏收领域投放贷款约1100亿元。5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6月13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初步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发布实施。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