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3期2023年6月辽宁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LIAONI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25No.3Jun.2023文章编号:1008-3723(2023)03-009-06doi:10.3969/j.issn.1008-3723.2023.03.003BD/GPS卫星钟差短期预报模型分析王旭(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本溪117004)摘要:采用GNSS数据中心提供GPS/BDS钟差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二次多项式模型(theQuadraticPolynoMial(QP)model)、灰色模型(theGraysystemModel(GM(1,1))、时间序列模型(theARIMAtimeseriesmodel)、卡尔曼滤波模型(KF)、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aveletNeuralNetwork(WNN))五种模型钟差短期预报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模型预报钟差的优点与不足。关键词:卫星钟差预报;二次多项式模型(QP);灰色模型(GM(1,1));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KF);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NN)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A在精密单点定位中(RT-PPP),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主要是通过获取国际GNSS监测评估中心[1]提供实时钟差产品来实现高精度精密单点定位。目前,可以向用户提供2种实时钟差产品,即广播星历和超快速产品(whu),但其精度较差,难以满足现阶段高精度的定位要求[2]。GNSS数据中心所提供的超快速钟差产品主要是24h时长的钟差产品。因此有必要提高模型24h短期预报的精度,从而提高whu产品的精度。文中使用GNSS数据中心提供的GPS/BDS卫星钟差产品作为实验数据,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3]、灰色模型(GM(1,1))[4]、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5]、卡尔曼滤波模型(KF)[6]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NN)[7]对目前在轨的GPS/BDS卫星进行短期(24h)钟差预报,分析比较各模型预报的效果,最后对各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1实验方案设计文中使用GNSS数据中心提供GPS/BD系统的第2085周第三天15min间隔的超快速钟差产品(whu)数据并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该产品包含48h钟差数据,其中前24h钟差数据为超快速实测钟差产品(whu-o)(2019年12月23日),而后24h钟差数据是使用whu-o数据建模预报得到的超快速预报钟差产品(whu-p)(2019年12月24日)。表1给出了该时间段内GPS/BD系统数据连续、完整的所有在轨卫星的基本情况。收稿日期:2022-08-02基金项目: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JKMZ20221686).作者简介:王旭(1983-),男,辽宁鞍山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卫星导航.表1GPS/BDS在轨卫星钟的类型卫星系统卫星钟类型PRNGPSBlockⅡACsG10BlockⅡFCsG24BlockⅡAR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