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1442023年8期摘要:从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用水供给不足和现代农业发展矛盾突出。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各类资源的配置。在农田灌溉方面做到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运用相关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相应的策略。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技术措施关于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运用杭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陈得者近年来,浙江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加速。截至2022年10月,浙江累计建设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987万亩。浙江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加快提升改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深入开展,农田灌溉、防洪排涝能力持续增强。目前,浙江有万亩以上灌区122处,骨干设施完好率达85%以上,有效灌溉面积763万亩,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6,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浙江经验”可为推动现代化农田灌溉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持,具有学习参考价值。1农田水利灌溉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区不断加大农田水利灌溉的投入力度,力求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耕地灌溉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农田水利灌溉的开展来说,需达到以下要求:一是高效。农田灌溉的需求很大,但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如何实现精准高效灌溉是研究的重点。在灌溉中引入科技手段,打造智慧灌溉模式,完善灌溉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管网系统,支持精准高效灌溉。二是节水。我国水资源匮乏,而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且受到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遇到干旱问题,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加大对节水技术措施的推广运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模式2.1粗放式灌溉模式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采取的都是大水漫灌模式。此农田灌溉方法的操作简单,将水域或周围河道中的水引入到农田,便能够实现全面灌溉。不过,对于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不适合采用粗放式灌溉模式。采取漫灌模式,极易引发土壤呼吸性能的变化,使得土壤中有机物质降低,甚至出现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的情况,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而且大水冲刷会造成地表土被冲走的问题,使得耕作层变浅,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难以保障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随着农田灌溉要求的不断提高,粗放式灌溉模式不再适用,需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灌溉模式。2.2科学高效灌溉传统的农田灌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