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Part51.筛查2.危险因素的控制第一页,共二十一页。•糖尿病是心血管疾患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升高,即使未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相关•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且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心脑血管疾病所需的医疗支出,占糖尿病医疗费用中最主要局部第二页,共二十一页。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447-451.第三页,共二十一页。•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防•需要全面评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进行适当的抗血小板治疗•严格的血糖控制的作用有限第四页,共二十一页。•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可以是无痛性的•在亚洲人群中,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形式第五页,共二十一页。一、筛查第六页,共二十一页。二、危险因素的控制1.高血压2.血脂异常3.抗血小板治疗第七页,共二十一页。1.高血压•流行趋势–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80%–常与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并存–可以出现在糖尿病发生之前–与高血糖共同加速血管病变的进展,增加死亡率第八页,共二十一页。1.高血压•诊断切点•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患者就诊应常规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第九页,共二十一页。1.高血压•干预治疗•起始:如果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经不同日随访证实即可开始干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控制目标:<130/80mmHg,但不宜过低第十页,共二十一页。1.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如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不能达标或初诊时血压即≥140/90mmHg,即应开始药物治疗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1.高血压•药物治疗•综合考虑疗效、心肾保护作用、平安性和依从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推荐以ACEI或ARB为根底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CCB、吲哒帕胺类药物、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2.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DL-C〕•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三酰甘油升高及HDL-C降低•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括减少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