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一页,共三十六页。本篇论中风与历节病的成因及其证治,因二者均属广义风病的范围,且皆有内虚邪犯的病机特点,故合为一篇。中风以卒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其特点,多因正气亏虚,偶受外邪诱发致病。历节是由于肝肾气血缺乏,感受风寒湿邪,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遍历全身多个关节,甚者关节变形、身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遍历关节,其发病除正气亏虚外,尚与感受风寒湿有较密切的关系。第二页,共三十六页。一、中风病〔一〕脉症与鉴别【原文】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脉微而數,中風使然。〔1〕【分析】微——气血缺乏数——风邪入中中风脉气血缺乏,外邪诱发第三页,共三十六页。中风:口眼歪斜第四页,共三十六页。中风:半身不遂,甚那么神志不清第五页,共三十六页。〔二〕成因与辨证【原文】寸口脉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脉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即難言,口吐涎。〔2〕第六页,共三十六页。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第一段:中风的发生机理。【分析】第七页,共三十六页。•第二段:中风的脉证。邪在于络——营气受阻,肌肤失养——麻痹不仁邪在于经——气血阻滞,经脉不畅——肢体沉重邪入于腑——邪入脑胃,神明被扰——病不识人轻重第八页,共三十六页。〔二〕历节病第九页,共三十六页。第十页,共三十六页。近端关节肿大,晨僵。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强直性脊柱炎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脊柱竹节样变骶髂关节融合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大骨节病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一〕成因1.肝肾缺乏,水湿浸淫【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4〕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阴血缺乏,外受风邪【原文】少阴脉浮而弱,弱那么血缺乏,浮那么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6〕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3.气虚饮酒,汗出当风【原文】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7〕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4.胃有蕴热,外感风湿【原文】趺阳脉浮而滑,滑那么谷气实,浮那么汗自出。〔5〕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5.过食酸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