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昏迷(hūnmí)、猝死鉴别余丽敏主任(zhǔrèn)、劳成峰住院医师01/26/251第一页,共三十六页。晕厥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引起急性、可逆性、短暂的意识丧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醒。根据其严重程度,昏迷又可分为轻、中、重及极重度。猝死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国内定为24小时。01/26/252第二页,共三十六页。1.晕厥01/26/253第三页,共三十六页。1)单纯性晕厥:又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多发生于体弱的年轻女性。引起发作的原因有站立过久、恐惧、激动、晕针、剧痛等。晕厥前多有先兆,当躺下后,多在几秒到几分钟清醒。01/26/254第四页,共三十六页。3)咳嗽性晕厥:又称咳嗽晕厥综合征。好发于50岁左右的男性,典型发作为剧烈咳嗽之后发生一时性意识丧失。多在10秒左右恢复,常发生于立位,无晕厥先兆。发生的原因可能因为胸腔内压升高,影响静脉回流。或由于剧咳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xīnlǜ)过缓,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01/26/255第五页,共三十六页。5)吞咽性晕厥:在吞咽时因吞咽动作引发的晕厥,称为吞咽性晕厥。吞咽硬食物及苦、酸、辣的食物,常为诱发的因素,引起迷走神经(mízǒu-shéngjīng)过度兴奋,使心跳过缓、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01/26/256第六页,共三十六页。(2)心源性晕厥:因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所致,多无明显的先兆。晕厥的发生与体位无关,但可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01/26/257第七页,共三十六页。(3)低血容量性:常见于大量出血、严重脱水等。01/26/258第八页,共三十六页。01/26/259第九页,共三十六页。01/26/2510第十页,共三十六页。发病机制01/26/2511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猝死01/26/2512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上述心脏结构异常加上某些诱发因素及功能性改变,可影响了心肌的稳定性,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基础。01/26/2513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1.晕厥01/26/2514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昏迷01/26/2515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5)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癫痫及心、肝、肾等内脏疾病。01/26/2516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3.猝死01/26/2517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第一步是否为晕厥/昏迷/猝死01/26/2518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尚需与癔病相鉴别,常见于强烈精神刺激后,病人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双目紧闭,用力拨开眼睑时眼球有躲避现象,瞳孔光反应灵敏,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这在神经科急诊工作并不少见。01/26/2519第十九页,共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