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在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第一页,共四十三页。内容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概念、特点适应证肾脏疾病非肾脏疾病第二页,共四十三页。血液净化历史与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在医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近20年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最为常见的危重患者是ARF,约占20%以上,但直至晚近期病死率仍在30-70%。有统计显示,无合并症的ARF病死率为3%,而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病情凶险,预后极为恶劣。传统的间歇性血透〔IHD〕并未能缩短ARF的病程,降低其死亡率。因为IHD迅速去除溶质和水分,容易导致低血压,加重肾损伤,延长ARF的恢复时间。第三页,共四十三页。1977年,Krame等在德国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克服了IHD的“非生理性〞治疗缺陷,标志着一种新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诞生。第四页,共四十三页。1995年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的定义是采用每天连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第五页,共四十三页。近年来,CRRT技术日趋成熟,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例的急救,已走出肾脏替代治疗的局限性。由于CRRT似乎不能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有学者认为应更名为“CBP〞更符合临床实际内容。第六页,共四十三页。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去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包括缓慢连续超滤〔SCUF〕、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等技术。第七页,共四十三页。第八页,共四十三页。CRRT技术血管通路抗凝CRRT体外循环持续时间长,甚至24小时不间断大量的CRRT病人合并出血性疾患,不适合使用抗凝剂。几乎所有的CRRT病人均使用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导管功能不良也是造成整个管路凝血的原因之一CRRT模式第九页,共四十三页。CRRT模式CRRT与IHD持续治疗的优点是由于缓慢持续的液体及溶质的去除,使得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最终可以获得更多的液体去除和更持久的溶质控制。特别是伴有心衰、脑水肿或高分解代谢者应首选CRRT治疗第十页,共四十三页。CRRT去除方式理论上选择有对流成分的CRRT模式应该增加中等分子的去除率。在CRRT时是采用对流〔CVVH〕、弥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