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抗心绞痛药第一页,共四十六页。一、心绞痛概述心绞痛定义、特点、分型影响心肌耗氧因素二、常见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第三页,共四十六页。2.典型心绞痛特点:〔1〕突然发作的胸痛,可从胸部放射到下颌、颈部及左上肢;〔2〕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闷痛或压榨性疼痛。重者出汗、面色苍白,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3〕常有一定的诱因;〔4〕历时1-5min,很少超过10-15min;〔5〕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后,1-3min缓解。第四页,共四十六页。(1)心率和收缩力:心率↑,心力↑,耗氧增加。(2)心室壁肌张力:影响最大。与心室容积和室腔内压力成正比,张力越高耗氧越大。与心室壁厚度成反比。(3)射血时间:是每搏射血时间与心率的乘积,射血时室壁张力越高,射血时间越久,耗氧越多。第五页,共四十六页。血氧供需失衡和血栓形成是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改善血氧供需矛盾与抗血栓是心绞痛治疗的药理根底。凡具有以下作用的药物,均具有抗心绞痛的作用。(1)舒张冠A或促进侧枝循环形成而增加供血。(2)舒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室壁张力。(3)减慢心率和减弱收缩力。(4)抑制血小板聚积和抗血栓形成。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稳定型心绞痛即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这是一种需氧型心绞痛,常因氧需要量增加的因素,如情绪冲动、体力活动所诱发。造成心肌供需氧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狭窄,致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按需要量相应地增加。第八页,共四十六页。初发型心绞痛:是指以往从未发生过心绞痛,新近一个月内由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是指在原有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根底上,新近发作逐渐频繁且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稍加活动即发作,且服用硝酸甘油也不易绶解;第九页,共四十六页。(2)自发性心绞痛:这是一种休息时的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常在熟睡或休息时发作。特点是:心绞痛发作与心肌需氧的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冠脉血流量减少有关,是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疼痛时间长而且重。包括卧位型〔休息或熟睡时发生〕、变异型〔冠脉痉挛所诱发〕、中间综合征和梗死后心绞痛。第十页,共四十六页。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也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insufficiency)。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分针到1小时以上,发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