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第一页,共七十一页。概述炎症:机体对各种炎性刺激引起组织损害而产生的一种根本病理过程;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炎症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等。治疗: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第二页,共七十一页。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药物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抗炎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50~60年代发现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抑制环氧合酶〔cycloxygenase,COX〕,阻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的生物合成。70年代初开发了一批COX-2选择性较强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但在应用过程中,其平安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90年代LOREMIPSUMDOLOR非甾体抗炎药的开展第三页,共七十一页。第一节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MechanismofActionforNSAIDs〕第四页,共七十一页。一、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和炎症介质〔TheMetabolismofAAandInflammatoryMediator〕当细胞膜受刺激时,由磷脂酶A2和磷脂酶C催化细胞膜磷脂水解释放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花生四烯酸经两条途径完成生物转化①在环氧合酶〔COX〕催化下,氧化代谢成前列腺素〔PG〕和血栓素〔TX〕等;②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催化下生成白三烯〔Leukotrienes,LT〕。这些代谢产物对炎症的发生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第五页,共七十一页。OOCH3COOHCOOHCH3PGG2,PGH2PGs的一般结构炎症COOHCH3环氧合酶AA脂氧合酶COOHOOHCH35-HPETELTA4,LTC4,LTD4,LTE4,LTB4LTs图8-1与炎症有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OOHTX第六页,共七十一页。1.前列腺素(PG)天然存在的一类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有一个五元环和两条侧链。按五元环上取代基团和双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PGA、PGB、PGC、PGD、PGE、PGF、PGG、PGH、PGI等九种;具广泛而复杂的生物活性,其中PGE2、PGI2和PGD2具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提高血管通透性,并增加其他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炎症开展;PGE2还是最强的致热物质之一,引起体温升高。第七页,共七十一页。2.白三烯(LT)一类含20个碳原子羟基酸的总称,可分为LTA、LTB、LTC、LTD、LTE等。调节白细胞功能,LTC4、LTD4和LTE4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浆渗出而导致水肿;LTB4是目前所知最强的白细胞趋化因子,会引起炎症部位白细胞的聚集,加重炎症病症。此外,在5-LOX催化下花生四烯酸经代谢可生成5-过氧化氢二十碳-四烯酸〔5-HPETE〕,再经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