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环境放射性监测第七章第一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教学目标1、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计量方法及危害。2、了解一般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放射性的类型、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防护标准;放射性检测实验室及检测仪器;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及一般检测方法教学重点放射性污染物性质特征及常用监测方法的理论讲解。教学难点放射性污染物常用监测方法。第七章放射性污染监测第二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第一节概述一、放射性〔一〕放射性核衰变1.核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电磁波〔γ〕或带有一定能量的粒子〔α、β〕,降低其能级水平,转化为结构稳定的核。这种现象叫核衰变或“放射性核衰变。〞2.放射性在衰变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α、β、γ射线,使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放射性。〞第三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放射性核衰变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核某些原子核不稳定,能够自发改变结构,称为核衰变;衰变可以连续进行第四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图8.1226Ra和60Co的核衰变第五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二〕放射性衰变的类型1.α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82)自发放出α粒子(4He)的过程226Ra222Rn+4He不同核素放出的动能不同,一般在2~8MeVα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照射物质时易使其原子、分子发生电离或技法,但穿透能力小,只能穿透皮肤的角质层第六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2.β衰变β衰变:放射性核素放射β粒子(快速电子)的过程,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β衰变分为负β衰变(中子变质子)、正β衰变(质子变中子)和电子俘获(核外电子)三种β射线的电子速度比α射线高10倍以上,其穿透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能穿透几米至几十米才被吸收;与物质作用可使其原子电离,也能灼伤皮肤。第七页,共五十二页。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sciences3.γ衰变γ衰变: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γ衰变的能级跃迁不改变原子核的原子序和原子质量数不发生变化,称为同质异能跃迁。某些不稳定核素经过α或β衰变后,能量仍较高,可再经过γ衰变到达稳定态。γ射线是短波电磁辐射(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