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LOGO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and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AgentsAntipyreticAnalgesicsand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Agents第一页,共五十三页。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Analgesics2第二页,共五十三页。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对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常见的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3第三页,共五十三页。解热镇痛药的作用部位作用于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的体温无影响4第四页,共五十三页。解热镇痛药的作用部位作用于外周抑制环氧酶–对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5第五页,共五十三页。作用靶点–抑制Prostaglandine的生物合成–在体外有抑制Prostaglandine环氧酶的作用–解热镇痛作用与抑制环氧酶的活性相平行6第六页,共五十三页。前列环素及血栓素的生物合成7第七页,共五十三页。8第八页,共五十三页。解热镇痛药与镇痛药比较解热镇痛药镇痛药作用部位外周中枢作用靶点环氧酶阿片受体–不能代替吗啡类使用–它只对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无成瘾性9第九页,共五十三页。分类〔结构〕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安乃近〕–发现都较早–临床上应用的时间较久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10第十页,共五十三页。Aspirin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掌握11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阿司匹林结构和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2-Acetoxybenzoicacid〕12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发现-早期历史在公元前十五世纪Hippocrates描述了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3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发现-早期历史在1838年SalicylicAcid首次从植物提取出来14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发现-水杨酸1860年Kolbe合成开辟了一条工业生产的道路15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发现-水杨酸不久SalicylicAcid的衍生物在临床上使用1875年水杨酸钠作为在临床上使用1886年水杨酸苯酯应用于临床1816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阿司匹林发现乙酰水杨酸于1853年被合成在1899年开始药用1917第十七页,共五十三页。阿司匹林合成20OHOHO+H3COOCH3OH2SO470~75¡æOOHOOCH318第十八页,共五十三页。杂质--SalicylicAcid未反响的原料产品储存水解产生SalicylicAcid检查法–用铁盐产生紫堇色,检查游离SalicylicAcid的存在2119第十九页,共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