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第一页,共五十九页。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或药物,指能够影响人类的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的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药物。第二页,共五十九页。药物依赖药物依赖〔drugdependence〕,又称药瘾〔drugaddiction〕,是指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了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防止断药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不顾一切后果、冲动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第三页,共五十九页。药物滥用与耐药性药物滥用是指使用或不恰当地使用医学上不必要的药物,ICD-10称之为有害使用〔harmfuluse〕。而药物依赖是一个科学和医学上的概念。耐药性〔tolerance〕是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其效应逐渐减低,如欲得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应,必需加大剂量。第四页,共五十九页。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有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dependence〕和躯体依赖〔physicaldependence〕之分。精神依赖是指病人对药物的渴求,以期获得服瘾药后的特殊快感。精神依赖的产生与药物种类和个性特点有关。躯体依赖,是指反复使用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化或生理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防止出现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syndrome〕的病症。第五页,共五十九页。可产生依赖的药物可产生依赖的药物很多,ICD-10将其分为十大类,即:鸦片类、大麻类、镇静催眠剂、酒精类、可卡因类、其他兴奋剂包括咖啡因和苯丙胺、致幻剂类;烟草、挥发性溶剂;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第六页,共五十九页。诊断标准第七页,共五十九页。药物依赖诊断标准有长期或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历史。对精神活性物质有强烈的渴求及耐受性,故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①不能摆脱使用这种物质的欲望;②对觅取这种物质的意志明显增强;③为使用这种物质而经常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④明知这种物质有害,但仍继续使用,或为自己狡辩,或想不用或少用,但做不到或反复失败;⑤使用时体验到快感;⑥对这种物质耐受性增大;⑦停用后出现戒断综合征。第八页,共五十九页。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在停用或少用有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后,至少出现以下精神病症之三:①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烦躁、易激惹等;②意识障碍;③失眠;④疲乏、倦睡;⑤运动性兴奋或抑制;⑥注意力不集中;⑦记忆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