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八章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jíbìng)(jíbìng)((CerebrovascularDiseasesCerebrovascularDiseases))一.一般概况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高。(从以下数据(shùjù)可以看出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和家庭所带来的负担)1、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2、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3、存活者中有1/2~2/3遗留有后遗症第一页,共六十页。二.概念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bìngbiàn)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则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三.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病理性质)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第二页,共六十页。四.脑的血流供应脑的血流供应是由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颈内动脉系统主要发出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bùfen)的血液。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发出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两系统之间通过吻合支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它通过前交通动脉使两侧的大脑前动脉互相沟通;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由后交通动脉沟通,在脑底部形成环状吻合。使两侧大脑半球及一侧大脑半球的前、后部分有充分的侧支循环,具有脑血流供应的调节和代偿作用。但脑深部的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较差第三页,共六十页。一.概念: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xiǎoshí)常遗留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传统的TIA定义时限为24小时(xiǎoshí)内恢复。第四页,共六十页。二.病因及发病机制TIA的病因不清,目前有多种学说,但微栓子学说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微栓子:(来源于动脉狭窄处的附壁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的脱落)微栓子→阻塞(zǔsè)小动脉→出现缺血症状→栓子破碎或溶解→血流恢复→症状消失。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后的狭窄可形成血液涡流→刺激血管壁发生痉挛。血液成分、血液动力学改变: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第五页,共六十页。三.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多于女。2、主要表现(biǎoxiàn)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