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发病率约10%,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主要病症:反酸、嗳气、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发病机制:损伤胃肠粘膜的攻击因子增强或防御因子减弱所致粘液屏障、胃粘膜血流、粘膜修复、前列腺素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Hp〕,促胃液素、酒精、非类固醇抗炎药第一页,共五十五页。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粘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杆菌〔Hp〕药第二页,共五十五页。抗消化性溃疡药的主要作用①降低胃黏膜酸度,减少胃蛋白酶活性,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②保护胃黏膜功能及修复或增强胃的“防御因子〞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有: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黏膜保护药和抗Hp药第三页,共五十五页。理想抗酸药应该是作用强、迅速、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引起腹泻或便秘,对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一般不单用,常用复方制剂如胃舒平、胃得乐等。可增效,克服不良反响。组成: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一、抗酸药第四页,共五十五页。五种抗酸药的比较NaHCO3MgSiO3Al(OH)3MgOCaCO3抗酸强度强弱中强中显效时间快慢慢慢较快维持时间短较长较长较长较长收敛作用--+-+产生CO2+---+碱血症+----保护溃疡面-++±-影响排便-轻泻便秘轻泻便秘第五页,共五十五页。二、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阻滞药M受体阻滞药前列腺素类质子泵抑制药促胃液素受体阻滞药第六页,共五十五页。〔一〕H2受体阻滞药常用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选择性阻断壁细胞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M受体阻滞药强而持久,治疗消化性溃疡疗程短,溃疡愈合率较高,不良反响较少-于消化性溃疡、卓-艾综合征等第七页,共五十五页。〔二〕M受体阻滞药哌仑西平〔pirenzepine〕M1-R受体亲和力较高,治疗剂量抑制胃酸分泌,而对心脏、唾液腺、瞳孔等副作用少。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主要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70%-94%第八页,共五十五页。〔三〕胃泌素受体阻滞药--丙谷胺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可竞争性阻断促胃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还对胃黏膜有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治疗,疗效比H2-R阻滞药差第九页,共五十五页。〔四〕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可逆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对组胺、五肽促胃泌素、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连续用7日,可使每日胃酸分泌降低95%以上。经4-6周,胃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