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以打造乡村旅游区为抓手探索“三产”融合促农增收新路径.docx
下载文档

ID:2516928

大小:14.15KB

页数: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6-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打造 乡村 旅游区 抓手 探索 三产 融合 增收 路径
2023年以打造乡村旅游区为抓手探索“三产”融合促农增收新路径 以打造乡村旅游区为抓手探索“三产”融合促农增收新路径 根据调查研究有关工作安排,由我带队,组成专题调研组,利用10月上旬一周左右的时间,聚焦打造乡村旅游区,带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以XX为平台,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以“实地看+现场问”的形式,深入XX村,走访调研100余名干部群众,全面了解村社区集体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探讨研究适合周边村社发展的产业融合业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综合体推进以及辐射带动情况 (一)基本情况:XX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XX镇城南片区,于XXXX年初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XX万亩,其中核心区XXXX亩,计划投资XX亿元,目标是建设集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研学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核心区已完成框架建设,道路管网水系、景观桥、游步道、游客中心及部分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果树苗木、地被花卉、水生植物、河道两岸湿地景观等绿化工程已完成;农家乐、茶社、民宿、婚礼堂、拓展中心、民俗商业街、儿童游乐场等已运营使用。北侧稻田+项目已落地,南侧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已启动。2018年,XX被省文旅厅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二)辐射带动情况:目前,XX周边土地已整体流转,为高效农业项目招商合作做好准备,核心区经过一年运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一是休闲旅游产业。依托田园风光、园林景观、特色餐饮、民俗风情、游乐项目,使XX逐渐成为休闲游的重要基地,有效带动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发展。二是婚庆产业。依托婚礼仪式堂、生态宴会厅、百亩花海、婚拍特色景观区等,延伸婚庆产业链条,打造苏北鲁南婚庆服务产业基地。三是民俗商业。以民俗商业街为平台,展示销售本地手工艺品、非遗产品、土特产品等,满足游客休闲购物需求,助推相关产业发展。四是研学拓展产业。依托园区千亩花卉绿植区、百亩拓展训练营、2000平米拓展服务中心,打造面向全市、辐射周边的研学、拓展、科普基地,年可承接学生拓展、企业团建、队伍拉练等30000人次。五是健康养生产业。依托园林风光、湿地景观、健康步道、运动场地、健身设施等,有效规划利用园区建设用地,带动民宿度假、疗养逸养等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释放当地劳动力1200名,通过XX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村庄800名农户脱贫,通过园区运营,吸纳当地500人就业创业,以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引领效应初步彰显。 二、打造乡村旅游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高于20%,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拉动居民消费、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XX自开园以来,已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产生旅游效益900余万元,对周边发展逐步产生拉动作用。本次专题调研的10个村、社区均在XX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辐射带动范围之内,通过座谈交流,90%以上的干部、村民均表现出依托XX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区,辐射带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但深入分析,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推进不够迅速。目前虽然规划了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XX综合体核心园区也初显端倪,“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也初步形成,但要把规划逐项落地还需探索更长路径。总体规划形成后,各项子规划、专项规划没有及时编制,尚未形成科学详细规划体系,需进一步对接、争取交通、国土、农业等部门参与支持。由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调研的10个村、社区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对自身优势认识不清,对依托XX的人流集聚效应,借势发展果品采摘、有机蔬菜、景观农业、产品加工等高效农业缺乏前瞻思考,思想不够解放,参与意识还需激发。 (二)政策支持欠缺“最后一公里”。江苏省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旅游局2016年发布《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与评定》和《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与评定管理办法》,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标准;已正式实施的《江苏省旅游条例》将乡村旅游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为乡村旅游经营拓宽了渠道;同时上级层面也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但具体到镇村,由于对相关旅游政策了解不够精准,具体申报流程、手续不够熟悉,旅游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普遍存在。 (三)宣传营销不够系统。宣传营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镇里对XX乡村旅游包装、宣传、推介做了一些工作,但整体氛围不够浓厚,缺乏统筹策划安排,目前尚停留在初期推广阶段,还没有形成宣传声势和独特的品牌,缺乏足够的品牌吸引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叫响XX旅游品牌,还需进一步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园区功能、完善旅游业态。 三、打造乡村旅游区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空间。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以XX综合体为中心,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加大力度,推动XX镇乡村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化、资源化要素。进一步完善细化乡村旅游各项规划,加强衔接,为乡村旅游区发展预留空间和通道。以XX综合体为中心,分片区、分项目编制各类详规,有计划、有重点、有梯队、多层次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各异、互补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形成区域乡村旅游圈。 (二)破除乡村旅游分散化、孤岛化瓶颈。认真落实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形成完善的用地、融资、财政等方面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进一步引进更多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高效农业与乡村旅游互补发展,形成利益共享共赢模式。加快实施土地整理,推进2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精准扶贫,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跨越发展。 (三)强化乡村旅游功能化、品牌化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加速资源要素向乡村旅游区深度延伸,补齐乡村旅游发展短板。以旅游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发加工食品、绿色有机农产品、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养生保健品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产品业态。强化品牌意识,在宣传营销上下狠工夫,全力创出特色、形成口碑、打出品牌、聚集人气,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开辟乡村旅游带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新路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