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学生进微生物实验室必须穿好工作服,离室需脱下反折,要经常清洗消毒;进实验室时随带书包、衣物等与实验无关物品一律存放指定的储物柜内;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和抽烟;手拿培养物后或出实验室前要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实验过程中避免一切不良的个人习惯;操作中产生的垃圾不得随意抛掷,要扔在指定的桶内细菌细菌形态学检查形态学检查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科教科3029945主讲:马玉龙15903060813Email:looksea99@126.com形态学检查分类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活体)悬滴法压滴法二、染色标本检查单染法:简单染色,一种染料(美兰染色)复染法:复杂染色,两种以上染料(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染色标本检查法的一般步骤一、涂片制备涂片干燥固定二、染色初染媒染脱色复染注:固定的目的1、杀死细菌,保持细菌原有的形态和结构2、增加细菌的通透性,使细菌易于着色3、使细菌牢牢地黏附在玻片上,不至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掉革兰染色(Gramstain)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革兰染色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可以将细菌初步分为革兰染色阳性菌和革兰染色阴性菌,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目的1、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染色的方法2、了解革兰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1、通透性学说2、等电点学说3、化学学说二、原理通透性学说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进入G-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低,含大量脂质,乙醇易渗入。等电点学说G+菌等电点(pI2~3)G-菌等电点(pI4~5)在相同pH条件下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易脱色。化学学说G+菌菌体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等染料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乙醇脱色G-菌菌体内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杆菌2、试剂革兰染色液初染液结晶紫媒染液卢戈氏碘液脱色液95%乙醇复染液稀释石碳酸复红3、其它载玻片染色盘接种环酒精灯等三、器材和试剂冲洗染色完成之后,在涂片区滴上香柏油使用油镜观察实验结果四、方法与步骤1min1min30s30s冲洗冲洗冲洗1、细菌涂片的制备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初染(结晶紫)媒染(卢戈氏碘液)脱色(95%乙醇)复染(稀释石碳酸复红)吸水纸吸干无菌操作(接种环灭菌和取菌)涂片的厚度要适中染色的时间控制,一一半半冲洗的方法,不要对着涂片区冲洗五、注意事项一一半半G+菌G-菌结晶紫卢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