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MDRO〕的防控医院感染管理科控感知识系列学习之十一第一页,共二十一页。主要内容一、定义和临床常见类型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机制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四、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五、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六、多重耐药菌的多部门协作〔MDT〕第二页,共二十一页。一、定义和临床常见类型定义:➢:多重耐药〔MDR〕: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中,至少1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耐药。➢:广泛耐药〔XDR〕:除1~2类抗菌药〔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抗菌药类别耐药确实定同MDR〕。➢:全耐药〔PDR〕: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定植:指微生物存在于某一部位并能繁殖,但未造成病症和体征。第三页,共二十一页。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类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第四页,共二十一页。二、MDRO传播机制多重耐药菌可能是来自内源性菌群〔存在于皮肤、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条件病原体〕或是外源性菌群〔由环境宿主或其他人传播的病原体〕。内源性定植〔感染〕通过病原体在患者体内的移位而实现传播。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宿主对致病菌群易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局部〔如呼吸道、尿道、静脉茶馆、气管切开或手术切口等〕感染。外源性定植〔感染〕那么以接触感染为主,尤其是以医院工作人员手为主要传播媒介,其次为各种侵入性操作。第五页,共二十一页。医院内MDRO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MDRO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被MDRO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医院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通过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污染时可发生空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MDRO传播风险增加。第六页,共二十一页。三、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类型与危害〔一〕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1.老年;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