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与新诊断与新诊断(zhěnduàn)(zhěnduàn)技术进展技术进展王甦民王甦民20122012年年44月月第一页,共七十四页。第一页,共七十四页。•1、全球结核病控制(kòngzhì)的三大挑战:耐药结核病、HIV/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移民(流动人口)•2、我国结核病疫情依然严重•3、目前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足第二页,共七十四页。第二页,共七十四页。第三页,共七十四页。第三页,共七十四页。•结核分枝杆菌属原核生物界、厚壁菌门、裂植菌纲、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分枝杆菌属种类甚多,目前已命名的有200多种,一般可分为(fēnwéi)缓慢生长和快速生长两大类。第四页,共七十四页。第四页,共七十四页。结核菌生长(shēngzhǎng)缓慢,在一般培养基上分裂一代需要10-20小时细胞壁厚度为10~35nm,较一般细菌的细胞壁厚,含有大量脂类,具有坚韧性和疏水性。抗酸性是分枝杆菌的重要特征。第五页,共七十四页。第五页,共七十四页。•细菌学检查是结核病最客观、最科学和最重要(zhòngyào)诊断方法和流行病学研究工具。因此结核病的实验室检验仍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第六页,共七十四页。第六页,共七十四页。•不易于标准化•操作误差较大(可达到30%)1、个人(gèrén)操作误差2、标本性状3、标本来源•对结果的理解差异可影响检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参考或指导意义。第七页,共七十四页。第七页,共七十四页。主要的细菌学检验主要的细菌学检验(jiǎnyàn)(jiǎnyàn)技术技术11、痰涂片、痰涂片(túpiàn)(túpiàn)抗酸染色、镜检技术抗酸染色、镜检技术22、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技术、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技术33、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技术、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技术44、药物敏感性实验技术、药物敏感性实验技术55、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技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技术第八页,共七十四页。第八页,共七十四页。•标本的收集,特别是痰标本的采集、保存•制片和染色过程的标准化•读片操作(cāozuò)的熟练程度和标准化•对结果的理解第九页,共七十四页。第九页,共七十四页。(bǎocún)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痰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毫升。难以获得合格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容器上应注明与检验单一致的病人(bìngrén)姓名、编号及日期。不能及时检验的痰标本应置4C冰箱保存,如需转运,外送前要认真核对检验单与痰瓶上标注,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