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湖北体育科技第5期湘潭是“伟人故里”,是“红色文化的摇篮”,也是“湖湘文化的诞生地”。2021年6月,巫家拳正式被授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湘潭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拳种,流传至今年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位于湖南4大名拳(巫、洪、薛、岳)之首。巫家拳拳法强调“踊跃为先、逢空而进、见隙必攻”。由于其拳法风格的独特,使得巫家拳相比其他拳种具有更高的辨识度。作为“红色文化摇篮”的湘潭,在推行红色文化基因上具有自身与地理优势。巫家拳被视为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是“非遗”能够存续历史长河之中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发展与本土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传统红色体育巫家拳的“核心符号”产生偏离。使巫家拳活态传承下来并高效发展出去,如何坚守住自身传统红色文化“阵地”同时赋予其更加强大的存续力,对于在新时代下维系中国传统红色体育文化的延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1现实审视:红色文化基因背景下巫家拳保护与传承现存问题1.1巫家拳保护与传承之“窘与困”:主体内核的清寒性“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巫家拳发展历经了2个阶段变化,第1阶段:发现保护阶段,巫家拳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对其采取的建档、保存有效地巫家拳这一拳种的固化形态保收稿日期:2023-05-22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青年项目(21CTY001);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JGYB163)。第一作者简介:扶本怡(2000~),女,广东乐昌人,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学。通讯作者简介:舒颜开(1976~),男,湖南溆浦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史学,E-mail:syk8818@163.com。湖湘巫家拳活态传承与创新扶本怡1,舒颜开1,元丁1,颜亮鸣2(1.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湘潭颜氏巫家拳馆,湖南湘潭411201)摘要:巫家拳作为传统红色体育项目,由于本土环境的变化、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主体内核的清寒性、权威来源的唯有性、经济基础的失衡性、校园传承的惝恍性等成为阻碍巫家拳发展的现存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巫家拳的传承推广与创新现状,及大众对巫家拳的认知程度进行分析,为让濒危传统体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