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网站的多模态设计分析模式探索*王轶(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摘要:多模态设计在多模态语篇的建构和分析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在综合分析框架中,多模态设计介于内容和表达之间,受到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因素的制约。GeM模型的四个分析层面都指向了多模态设计这一环节。两种理论模式对多模态设计的分析思路看似不同,却具有互补性。结合两者优势的网站多模态设计分析模式提取综合框架的宏观设计指导,以及GeM模型的微观设计描述,提出自上而下指导设计、自下而上描写设计、上下结合评价设计的三维分析路径。关键词:网站;多模态设计;GeM模型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772(2023)02-0056-050引言多模态设计是多模态语篇建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运作环节。目前,国内外对多模态设计的研究涉及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国内外学界都注意并研究了“设计”在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性质、内容、操作过程。在应用方面,多模态教学设计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教学实例。本文旨在针对网站这一新媒体语篇体裁,基于现有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框架,优化建构网站多模态设计分析模式,以指导、描述并评价网站的多模态设计环节。1多模态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分析框架1.1多模态设计新伦敦小组[1]针对培养读写能力的教育过程提出“设计”这一术语,Kress&vanLeeuwen[2]4明确提出话语、设计、生产和分布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四个层面后,“设计”开始进入话语分析框架。针对多模态设计,张德禄[3]的定义是符号在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操作,根据交际者的思考和对资源供用特征的认识,交际者做出他认为的最佳选择,即对使用什么模态和模态组合来体现意义,模态之间如何协同等做出合理的安排,这个过程就是设计过程。多模态设计在多模态语篇的建构和分析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而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往往注重多模态语篇的生成环节,用生产分析代替或仅仅兼顾了一部分设计分析,这明显不符合语篇发展现状。目前的新媒体语篇呈现出多模态样式,其丰富的层次架构更引发了多样化的接受与解读效果。通过多模态设计分析,解释模态的选择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深入阐发多模态语篇的建立过程。1.2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与多模态设计张德禄[4]首次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后文称综合框架),并不断进行补充完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