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作者简介:张文隽,1989年出生,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空间文脉延续性的保护与再生研究(SK2021A1025)。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改造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转型和建筑升级改造,遗留下很多工业遗产,在这些遗产中,部分建筑和设备具有较高的价值,需要保留。将这些工业遗产改造成为景观是工业遗产废物再利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据此笔者针对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改造策略展开探讨。一、重视自然,和谐相处。工业遗产基本上属于废弃状态,在对这些遗产景观进行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要重视其与自然和谐相处,运用环境美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规划和设计,注重对工业遗产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1)工业遗产的土壤环境在工业时代遭到破坏,因此为确保工业遗产景观减少对人的危害,需要对其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含有的危害物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保证景观的安全性。2)对于工业遗产的植被景观设计主要是在原有的植被基础上适当增加,丰富工业遗产植被景观。二、展示重点,保持协调。工业遗产的内容主要是建筑、道路和设备,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有重点,各部分要保持协调一致。1)明确工业遗产景观的主题,展现出工业遗产景观的特色,吸引游客观赏,实现其保护和改造目的。关于工业遗产景观的主题可以是博物馆、探险馆等,总之主题要明确。2)依据主题对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配置,在主题之下协调安排各部分的功能,在细节之处注意重点建筑或者设备的价值体现,使其在小范围内的场景中成为主要景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工业遗产代表的当时的工业文化。3)废物改造再利用。针对工业遗产景观中的废弃物进行改造设计,为景观提供一抹靓丽的色彩。4)与周边景观形成联动效应,增强工业遗产景观的使用效率。如图1所示,因为北京冬奥会的环保需要,北京首都钢铁公司搬迁之后,在原址上建成遗址公园,于2019年对外开放,与周边的文化景观形成联动效应,并且受冬奥会影响在原有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我国工业遗址景观保护和改造的成功案例。图1北京首都钢铁公司搬迁后建成的遗址公园三、创新模式,多元发展。1)立足实际,从工业遗产的现状出发,进行深度调研,寻找合适的景观设计方案,推动工业遗产发挥效能。2)借鉴经验,从国内外先进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中汲取经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