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主题专栏FEATURETHEME地域性视角下的山地小型医院建筑设计探讨——以云阳县江南急救中心为例张叶罗丽娟|ZhangYeLuoLijuan收稿日期:2023-01-30地形地貌是地域性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地形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地貌是决定建筑整体布局、交通组织、构筑方式、相关技术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国家对医疗健康事业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医疗体制体系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基层、小型医院的建设日益增加。因我国地形具有多山、多丘陵的特征,山地环境中起伏多变的地形、复杂的地质特征对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提出了挑战,但也启发了建筑师灵活的设计思路。1理论分析及整合1.1地域主义理论1.1地域主义理论“地域性”是指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受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材料、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独有的环境特征。“地域性建筑”则是依据当地气候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材料技艺、经济技术而进行设计的建筑。近年来,“新地域主义”和“批判性地域主义”等理论逐渐成为“地域建筑理论”中的主流。[1]“新地域主义”认为地域主义应具备时代性和动态性,追求突破和创造力。[2]“批判地域主义”是将现代主义的新思想融入地域主义,不排斥新材料、新技术,反对感情用事的模仿。[3]这都反映出时代性对地域主义理论的影响。1.2山地医院设计理论1.2山地医院设计理论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在山地上建设医院建筑也较为常见,已有不少学者对山地医院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已有的山地医院设计理论研究主要从“顺应”和“利用”山地特殊条件出发,探讨其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利用等问题。其中,罗运湖教授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接地方式、景观环境利用等方面的五条论述最为经典。[4]此后,相关研究在具体技术措施、实践探索方面进行了深化。[5]对于山地紧凑地形中的大型综合医院,龙灏教授提出了总体布局、地形利用、交通组织和景观环境四个方面相应的设计策略。[6]1.3山地医院的地域性表达1.3山地医院的地域性表达影响建筑地域性特征的诸多因素中,自然地摘要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是地域性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伴随国家医疗体制体系的完善,基层、小型医院的建设量日益增加。与平地大型医院建筑设计相比,山地小型医院的设计手法有所不同。本文通过整合研究地域主义理论与山地医院设计理论,结合国内外山地小型医院的案例分析,总结山地小型医院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