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摘要:位于桑干河流域的山西省大同市,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沦陷被日寇统治。文章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史料,以大同下辖县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日寇在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罪恶行径:包括屠杀和毒害民众、建立特务组织、征收苛捐杂税、迫害知识分子、掠夺资源、宣传反动思想等。结果表明:大同沦陷期间,日寇采取了极为残忍的统治,给大同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关键词:山西大同;沦陷时期;日寇统治中图分类号:K2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23)03-0071-06一、引言山西省大同市在地理上位于山西省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大同盆地的中心,东与河北的张家口、保定相邻,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接壤,西、南则与山西朔州、忻州相连,地貌类型丰富多样。这一带最大的河流桑干河贯穿其中,故大同市成为桑干河流域的一个主要城市。[1]大同市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平城、云冈、新荣、云州四区及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左云六县。[2]大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历史上曾为北魏时期的都城、辽金时期的西京、明清时期的重镇。大同属于军事重地,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又有“北方锁钥”之称。在近代历史上,大同曾经因日寇侵略而沦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由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消极抗日政策,使得日寇很快突破军事防线,1937年9月7日,侵占阳高;[3]9月12日,侵占天镇;[4]9月13日,侵占大同;[5]9月14日,侵占广灵;[6]9月16日,侵占浑源;[7]9月18日,侵占左云。[8]从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日寇在所占领的桑干河流域的大同各县进行了长达8年的残酷统治,期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疯狂奴役民众,给大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摧残和破坏,使得大同一带成为沦陷区。以下从不同方面分析大同沦陷区的日寇统治情况。二、日寇统治情况(一)残害民众1.左云屠杀:1937年8月,日寇制造了“左云城惨案”,在左云县内屠杀270余名无辜民众。[9]当月14日晚11点左右,日寇羽田部队用炮弹炸开了左云县的南城门,进城后横冲直撞,挨门逐户抓人,杀人防火,强奸妇女等,屠城长达3个小时。仅南门街东巷、西巷附近,就有60多人被杀害。第二天凌晨,日寇又开始了更残忍的屠杀,(山西大同大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