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 GBT 30966.1-2022.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 GBT 30966.1-2022 风力 发电 机组 监控 系统 通信 部分 原则 模型 30966.1 2022
1CS27.180CCS F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0966.1-2022/IEC61400-25-1:2017代替GB/T30966.1一2014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Communic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wind power plants-Part 1:Overall description of principles and models(IEC 61400-25-1:2017,Wind energy gnertion systems-Part 25-1:Communic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wind power plant-Overall description of principles and models,IDT)2022-10-12发布2022-10-12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30966.1-2022/1EC61400-25-1:2017图11ACS引映射到通信栈/规约23图12通信规约24表1运行功能表2管理功能10表3风电场信息种类13表4逻辑节点(LN)的通用表结构16表5逻辑节点的数据类属性16表6服务表21GB/T30966.1-2022/1EC61400-25-1:201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30966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的第1部分。GB/T30966已发布以下部分:一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一第2部分:信息模型:一第3部分:信息交换模型;第4部分:映射到通信规约;一第5部分:一致性测试:一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本文件代替GB/T30966.1一2014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与GB/T30966.1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4年版的第2章):b)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4年版的第3章):c)增加了状态监测系统(CMS)(见5,2.2):d)增加了图5“公用数据类(CDC)在风电场(WPP)信息模型中的角色”(见6.2.2):c)更改了文本和概述模型与1EC61400-25系列其他部分进行统一(见5.4、6.2、7.2、8.3,2014年版的5.4、6.2、7.2、8.3)。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1400-25-1:2017风力发电机组第25-1部分: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原则与模型。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一将标准名称改为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国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智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科诺伟业风能设备(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朝、马世宽、李媛、王华、丁雪娟、甘世强、刘海亮、程长胜、武鑫、鄂春良、陈党慧、朱成、王立朋、谷海涛、胡书举、宋斌、冯成、使程、王晓东、周胜兵。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2014年首次发布为GB/T30966.1一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T30966.1-2022/1EC61400-25-1:2017引言本文件开发目日的是为风电场监控提供统一的通信基础。GB/T30966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定义了风电场监控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从而使不同客户与来自不同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服务器之间的访问具有通用性。GB/T30966主要依据IEC61400-25,定义了风电场的特定信息、信息交换机制以及通信协议的映射。在这方面,IEC61400-25规定了在独立于制造商环境下的与风电场部件交换可用信息的详细要求。这些要求在EC61400-25中给出了定义或引用其他标准。风电场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共同作用创建了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的可视化接口。作为访问风电场数据的解释框架,风电场信息模型通过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统一的、基于部件的风电场数据视图。信息交换模型反映了服务器的全部有效功能。IEC61400-25支持来自不同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异构组合之间的连接。GB/T30966(所有部分)目前由以下6个部分构成。一第1部分:原则与模型。目的在于研究风电场SCADA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之间通信的一般性要求。一第2部分:信息模型。目的是规定逻辑节点类概要描述、风电场逻辑节点类到公用逻辑节点类的定义与要求。一第3部分:信息交换模型。目的是规定信息交换模型可被客户瑞和服务器用来访问GB/T30996.2定义的风电场信息模型的内容和结构,一第4部分:映射到通信规约。目的是规定面向协议栈的特定映射,为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之间信息交换提供所需的信息绵码。一第5部分:一致性测试。目的是规定风电场中各组成部分(如风力发电机组)和参与者(如SCADA系统)之间通信的一般性要求,详细描述了实施一致性测试的标准技术,以及确定性能参数时应用的特定测量技术。一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其目的是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电场部件或结构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对部件或结构件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进行评估,从而发现潜在故障的早期迹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