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由NordriDesign™提供www.nordridesign.com慢病防控当前(dāngqián)公共卫生工作应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为主象山县疾病(jíbìng)预防控制中心第一页,共四十三页。目录第一部分疾病死亡谱改变和生活方式变化标题第二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危害标题第三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标题第二页,共四十三页。第一(dìyī)部分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第三页,共四十三页。Page4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1962年消灭了天花,比全球范围内的灭绝提前了十多年。疾病谱的变化与医学(yīxué)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móshì)第四页,共四十三页。Page5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城市首先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成为主导死亡(sǐwáng)原因。2005年,我国年患病人次为50.8亿,其中多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疾病谱的变化(biànhuà)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shēngwù)~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第五页,共四十三页。Page6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谱的前4位一致,都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因调查前十位(shíwèi)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所引起的死亡已占我国人口死亡数的2/3。也就是说,每3个死亡人口中,就有两个是死于癌症、脑中风、冠心病这一类非传染性疾病。疾病死亡(sǐwáng)谱发生改变传染病因死亡(sǐwáng)人数慢性非传染病因死亡人数第六页,共四十三页。Page7环境及生活(shēnghuó)方式对健康形成压力害带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第七页,共四十三页。Page8环境及生活方式对健康(jiànkāng)形成压力超重者不低于2.4亿,肥胖患者达3000万超重第八页,共四十三页。第二部分慢病的危害第九页,共四十三页。Page1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zhèxiē)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慢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féipàng)和超重……呼吸系统(hūxīxìtǒn)ɡ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糖尿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他慢性病第十页,共四十三页。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