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治(zhěnzhì)易秉瑛第一页,共五十页。前言(qiányán)•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累及脊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疑难病。其“疑”,在于其病因、病机未明。其“难”,在于早期“难诊”,中晚期“难治”。•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又无特异性,且呈隐匿性进展,故常漏诊、误诊、难诊。•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常并发(bìngfā)脊柱僵硬、驼背、侧弯,髋、膝关节屈曲型强直,致患者“坐不能,卧不平、站不直、行不成”。终生“面向黄土背朝天”,何时何地均“低人一等”的苦难境地,使其身心受到严重的创伤。然而既往对此症的治疗,并无良策及根治之方,使患者辗转各地,求医无门。第二页,共五十页。AS的基本(jīběn)情况•1,患病率:约0.2%,但随人种、地区而异。挪威、海地等患病率最高,西非患病率为零。东方人间(rénjiān)于二者之间。•2,年龄、性别:本病的高发年龄为20-30岁,10岁前、40岁后很少发病。男:女约10:1。我组376,男357例,女19例,男:女=19:1。年龄:13至72岁,平均33.47岁,97.1%为青壮年。第三页,共五十页。AS的病因(bìngyīn)与发病机制•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HLA(人白细胞抗原)是一组与人类遗传有关的基因复合体。其有A、B、C、D等多种亚型。1973年发现,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强相关。世界上无论何地、何种族,强直性脊柱炎均与HLA-B27呈强相关关系;即90%的强直性脊柱患者的HLA-B27为阳性。病例调查也发现: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明显的家族(jiāzú)聚集性;其一级亲属的患病率高达25%;而且AS的患病率随HLA-B27而分离。故认为此症的发生,具有遗传的易感性基因,即HLA-B27.•又有学者经实验证实:B27属于“关节源性基因”。其将B27基因转移到实验动物后,动物就出现关节炎表现。如将接受B27的动物暴露于耶尔辛菌(与反应性关节炎有关的一种细菌)中,动物近100%患关节炎。•但有不支持的事实:a,HLA-B27阳性的人群,仅2%患AS。b,B27纯合子的AS之临床表现,除虹膜炎和外周关节炎发生率较高外,病情并不比杂合子严重。C,10%r的AS患者,其B27为阴性。第四页,共五十页。AS的病因与发病(fābìng)机制(续)•2,感染因素:•a,肠道克雷白菌感染:肠道克雷白阴性菌感染是AS发病的触发因素。因为AS患者粪便中查出克雷白的机率明显高于常人和其他关节炎患者。AS活动期粪便中克雷白菌要检出率明显增高。•b,泌尿生殖系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