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老年(lǎonián)科主任医师莫国毅2016-05-24-24第一页,共四十页。教学(jiāoxué)目的1、熟悉(shúxī)原发性脑出血病因。2、了解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机制及病理3、掌握原发性脑出血临床表现4、掌握原发性脑出血治疗原则第二页,共四十页。脑出血定义(dìngyì)脑出血定义: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shízhì)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第三页,共四十页。病因(bìngyīn)临床上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非损伤性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今天主要讨论局灶性原发性脑内出血,它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升时破裂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qítā)的病因还有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淀粉样血管病,系统性出血性疾病及应用抗凝药物不当等多种原因。第四页,共四十页。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下列部位: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下列部位:⑴外囊—壳核(35%~50%);⑵内囊—丘脑(10%~15%);⑶桥脑中央(10%~15%);⑷小脑(10%~30%);⑸皮层(pícéng)下白质(少数),例如在额叶、颞叶及枕叶的极区。第五页,共四十页。脑深部基底节、丘脑等部位的血供主要由大脑中动脉(dòngmài)及大脑前动脉(dòngmài)的深部穿透支供应,这些细小的穿透动脉呈垂直方向从主干分出,容易受血压波动的影响形成微型动脉瘤而破裂出血。微型动脉瘤的形成和高血压有密切联系。此外,高血压也造成小动脉硬化,导致坏死性血管变性引发出血。第六页,共四十页。发病(fābìng)机制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和外膜结缔组织较少,而且无外弹力层。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huàisǐ),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在血流冲击下,血管壁病变也会导致微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区最多见,主要是因为供应此处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后易致血管破裂。第七页,共四十页。病理(bìnglǐ)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是壳核,占全部脑出血的30%~50%。其次为丘脑、脑叶、脑桥、小脑及脑室等。不同病因的脑出血,出血方式不同。高血压病、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