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宏观)↑人体营养(微观)→膳食营养(消化、分解、代谢、吸收、利用)↓食物营养价值的研究与检测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二、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三、膳食调查四、营养咨询与教育五、社会营养宏观调控的战略措施第一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一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938年,中国营养学会就提出,中国人需要摄入蛋白质1.5g/kg.d1952年,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编出了《食物成分表》.量的分析,提出了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如:Ca,Fe一、膳食营养供给量: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腕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2、膳食营养供给量(RDA):是对各种人群提出的保证人体营养需要的膳食中应含有的能量和营养素的适宜量。二、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1、平均需要量EAR:某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50%的人适宜。2、推荐摄入量RNI:可满足特定人群中97%-98%的个体需要,由EAR获取(1)、已知EAR的标准SD(10%)RNI=EAR+2SD(2)、未知SD,选择EAR的变异系数0.1RNI=1.2EAR3、适宜摄入量AI:(P565),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应用应用DRIsDRIs评价个体和群体的摄入量评价个体和群体的摄入量用于个体用于群体EAR(平均):用以检查日常摄入量不足的机率EAR:用以估测群体中摄入不足个体所占的比例RNI(推荐):日常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水平时确定摄入足的机率很低RNI:不用于评价群体的摄入量AI(适应):日常摄入量达到或大于AI,几乎可以肯定膳食适宜的,但是低于AI,就不能对其是否适宜进行定性或交量估测AI:人群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该人群营养素AI时该人群摄入UL(最高):日常摄入量超过此水平可能面临健康风险UL:用以估测群中面临过量摄入健康风险人的所占的比例第二节膳食指南第二节膳食指南一、膳食结构(模式)(一)根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中所占比重及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摄入量来划分:1、经济发达国家模式“三高一低”富裕型:动物性食品270kg/人.年,粮食≤60-70%,动物性食品高能量、高蛋白质、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碳水化合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3500kcal/d,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病等“文明病”。2、发展中国家模式“两低一高”温饱型:消费谷类与薯类200kg/人.年,肉蛋<5kg/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