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1.砌筑施工(shīgōng)工艺流程11第一页,共七十八页。第一页,共七十八页。2.重点工序与质量要点2.1定位放线工序基本要求:由项目专业测量员从每户放线孔引出两条纵横轴线,以此线为基准线,后续房间方正、墙身定位、抹灰定点、墙身厚度都可以此线为依据,然后移交劳务,劳务需放出户内十字线、墙体定位线、墙体控制线、建筑1m线、门窗洞口定位线。弹线完成后引依据边线找出胀模等影响砌筑的建构面,提前进行打凿或修补。常见质量通病墙身线偏差、多重线、未弹墙身控制线。原因:1)基层浮灰、石子未清理,墨斗线碰到石子导致双线或线不明显;2)对作业(zuòyè)班组交底不到位或未严格要求,未弹射墙身控制线。影响:1)墙身定位线偏位将导致砌筑墙体偏位;2)双线或多重线增大定位误差;3)砌筑完成后将掩埋墙身定位线,无控制线墙身及房间方正难以控制。防治措施:22第二页,共七十八页。第二页,共七十八页。墙身线未引测到剪力墙上33第三页,共七十八页。第三页,共七十八页。2.2植筋依据排砖图及皮数杆,按规范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拉结筋施工质量要求:1、钻孔位置准确;2、钢筋植入前钻孔清理干净;3、钢筋应采用φ6Ⅰ级圆钢,拉接筋间距50cm;4、钢筋植入结构深度为钢筋的10d,伸入砌体不少于1/5墙体长度且不少于700mm,末端设置90°弯钩;待植筋技术间歇要求时间(植筋胶抗拉拔(lābá)强度满足要求)达到后,报监理验收并进行拉拔试验。44第四页,共七十八页。第四页,共七十八页。55第五页,共七十八页。第五页,共七十八页。常见质量通病钻孔偏位、植筋不牢、钢筋漏植。原因1)钻孔深度(shēndù)不足;2)钻孔后未清理孔内灰尘;3)植筋胶不符合要求;4)交底与监控不到位,部分较窄墙体植筋少。影响1)钻孔偏位,钢筋未在灰缝内伸直,钢筋与砌体连接力降低;2)钢筋不在灰缝内,灰缝大小与水平难以控制;3)钢筋植入砼中不牢固,砌体墙体稳定性差。防治措施1)依据排砖图及皮数杆,按规范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位置;2)钢筋植入前钻孔清理干净;3)钢筋应采用φ6Ⅰ级圆钢,拉接筋设置在水平灰缝内,依据现场使用砌块模数及灰缝大小合理设置间距,间距不大于50cm;4)钢筋植入结构深度为钢筋的10d,伸入砌体不少于1/5墙体长度且不少于700mm,末端设置90°弯钩;5)进行拉拔试验前普查植筋牢固性,存在直接可拉出的钢筋应重新清理钻孔并直径。66第六页,共七十八页。第六页,共七十八页。2.3导墙与打底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