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情判断及急诊工作方法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卿国忠第一页,共七十九页。•第一局部危重病情判断•第二局部急诊工作方法•第三局部急诊风险的防范第二页,共七十九页。第一局部:危重病情判断第三页,共七十九页。•急诊是医疗工作的前沿•急诊病人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如处理不当,易发生纠纷第四页,共七十九页。•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①迅速识别;②稳定生命指征;③明确诊断;④急诊治疗;⑤病人处理第五页,共七十九页。•迅速识别病情是首位,并应贯穿于整个诊治过程中。•对病情的判断,特别对危重病情判断,只能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第六页,共七十九页。•对于大多数危重病,经初始观察就可确定,如昏迷、休克,对此类病人的结局,家属一般较能理解。第七页,共七十九页。•另一类病人,来诊时貌似“轻症〞,如病人自己步行来诊,最后死亡,对此家属常不能理解,几乎全部要发生医疗纠纷。•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走得来的,趟着到太平间的〞,笔者称为“潜在的危重病〞,对此,急诊科医师应加深认识第八页,共七十九页。•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ACEP〕对急诊医学的定义:•急诊医学是一个专业,其主要任务是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不可预测的疾病与创伤。第九页,共七十九页。急诊专科医师•••••••第十页,共七十九页。急诊临床工作范围•急诊医学的临床工作包括对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对任何病症、任何事件及病人自己认为的急症,进行初始评估、治疗和处置,或某人对他〔她〕的伤害,需要迅速给予内科、外科及精神科的关注第十一页,共七十九页。急诊医学临床模式•主要有三项内容:•①评估病人的危重程度;•②提供急诊医疗效劳所必须要作的工作;•③常见病症及疾病表现第十二页,共七十九页。•“模式〞特别强调急诊医学的特点,急诊病人常以主要病症来诊,诊断不明。•因此,急诊医师诊治病人的途径是从病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开始,•在与病人接触的全过程中,对病人临床表现的判断与认识是急诊临床实践的特征与基石,以指导选择诊断检查工程与治疗措施。第十三页,共七十九页。•第一组病症属危重病症:窒息、休克、昏迷、紫绀;•第二组病症属重症:脱水、低血压、多发创伤、偏瘫或截瘫、喘息、腹膜炎、呼吸困难、气短、咯血、喉鸣音;•第三组病症轻症:发热、意识改变、头痛、胸痛、背痛、腹痛、晕厥、全身出血、直肠出血、便血、阴道出血、红斑、中毒第十四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