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2日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并回答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命题及实现路径,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辉文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化形态,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体内容。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而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特质特性和标识符号以更好地用于现代社会、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为全党做出了光辉典范,如在2014年10月亲自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概括为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今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概括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并告诉世人正因为这五个突出特性根本上决定了为什么中国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为什么中华民族具备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