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都来测测你的文商有多少,太低就另谋他途吧…都来测测你的文商有多少,太低就另谋他途吧…常常看到朋友圈晒各种测智商和测情商的答题,偶尔参加一次,也为自己时而“爆表”时而“欠费”的IQ和EQ而捉急,甚至得出“智商情商,都是硬伤”的感慨。我们这些终日与材料为伍的文字匠,智商与情商到底有多重要不得而知,但“文商”(姑且叫WQ吧,writer嘛…)一定很重要。多年来,笔者有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笔者聚集起了一批热爱文字、敬畏文字、雕刻文字的笔友。众多WQ爆表的笔杆子与我们共同咬文嚼字或者润文搭框,大家在相互学习、请教中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当然,阅读和讨论的篇幅多了,也会发现有的文章行云流水,言辞紧密,框架完整,语言诙谐,让人拍案叹服;有的笔友也可能是刚刚入行,文不得法或是经验不足文章总体上多少有些干涩和零散;有的笔友可能因为截稿时间紧,分管任务多,难免是通过粘贴复制而来,可能会文不达意,首尾不一等情况…纵观这些情况,我们深感每一个公文高手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所谓的文商也是一点一滴进阶的。我们总结了一下,从低到高大概有这么几个层级,希望大家能找准方向,积尺寸之功,聚点滴之力,从而一步步实现“越级”进步。第一层级:编受领材料任务后,不管什么上情下情、形势任务、领导风格、行文规矩等要素,直接按自己的理解、思维、逻辑、语言去写,这样的稿子往往自己累得够呛,到最后能用上的没几句。我本人就有深刻教训。想当年意气风发进入政策研究室时,接到第一个讲话材料,就拿出写高考作文和研究生论文的劲儿,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了几大篇,心满意足地交差后,被领导改得面目全非。应该说现在确实有些笔友是在这个层级,特别是对腹有诗书、文笔较好的笔友更是这样。再加上有的人天生对公文比较反感,更是不愿去研究公文写作的基本规矩和思维,导致逢写必去编、逢编必被推…这就需要大家刚开始就要摒弃“自立门户”、独立行文的思想,尤其要注意的是,公文不同于散文,很多表述要讲求政治性、原则性逻辑性,特别是正式行文更要讲求出处、遵守规矩,不然编出的不仅是“半成品”,而是“危险品”了。第二层级:抄首先上网搜索相关材料,然后就开始ctrl+c和ctrl+v的重复作业,对别人的观点和文字进行堆砌,有时甚至连数据和引文都照搬过来。这样的稿子看上去很美,但往往是领导不敢用、不能用。试想,两个单位领导的发言在一次会议上“撞稿”了,那起草材料的还有好果子吃吗?对这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