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庸懒树形象共筑和谐警民情——公安局征文范文治理庸懒树形象共筑和谐警民情——公安局征文范文“尸位素餐”“肉食者鄙”“在其位不谋其政”,提到这些总是让人脑中浮现一个无所作为,庸庸碌碌的形象。从古至今,人们对“庸”“懒”都十分厌恶抵触,这既是能力的问题,也是品德的问题。庸懒就像是不引人注意的“蚁穴”,任由其发展存在,曾苦心建造的长堤都会溃于此。在公安工作中,民警的庸懒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庸懒会影响队伍工作积极性。破窗效应提示我们,如果破损的窗户不及时得到修理,那可能将会被破坏更多的窗户。同样,如果队伍中有同志长期如此,那么整个队伍就会纷纷效仿,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姑息迁就懒的行为,带来的必然是工作效率的低下,势必影响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另一方面,民警的庸懒还会影响警民关系。庸懒的人做事情往往简单粗暴、推三阻四、敷衍塞责。曾几何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成为了群众吐槽公安工作的标配,部门间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对群众置之不理或者态度恶劣;执法不规范,不认真履职。久而久之在群众眼中形象不好,不愿配合,一旦失去群众基础将不利于工作开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庸懒的危害性以庸为失,以懒为戒,要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付出实际行动治理庸懒问题,强化担当,把新风正气树起来。去除庸懒顽疾,让群众满意度与日俱增。克服庸懒的恶习,从思想上着手,将勤勉尽职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提高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遇到群众报警求助,积极作为,杜绝冷、硬、横、推现象的发生,对不属于管辖范围的给予完整明确的指导。同时进一步提高民警对程序规定及各项执法环节的全面掌握、正确运用的能力提高执法艺术和水平,不断提高民警服务群众的意识。学会换位思考,以民为本,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弘扬担当精神,激发民警锐意进取热情。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对民警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味的慵懒懈怠、不作为不担当,不仅贻误工作,阻碍发展,同时严重损害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才能把担当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开展以来,反恐巡警支队民警在行动上“走出去”,而不是“等靠要”,主动走出去发现问题、为民服务。管理上“严起来”,曾经在考勤、请销假制度接处警规范方面存在不足的地方立行立改,以严谨的作风克服松懒散慢。能力上“练起来”,参加法制支队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