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2395345

大小:23.08KB

页数:2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共 XX 县委 人民政府 关于 推进 乡村 振兴 战略 实施 意见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XX]1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湘发[20XX]1号)、《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常发[20XX]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落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 年,全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绿色化、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全县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整体脱贫,建立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始终把产业兴旺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乡融合互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智慧党建,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实施,不搞一刀切,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坚持以点带面,建立乡村振兴“1155”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抓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即安康乡村振兴示范片;每个乡镇办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评选奖励50个乡村振兴先进村;全县扶持发展50个特色产业园。坚持属地管理,乡村两级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产业兴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1.突出“4+X”生态产业,大力打造特色农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产业立县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供给力。加快整村整乡土地有序流转。到2020年,全县完成土地整乡流转1个、整村流转60个以上, 整村流转率达到40%以上。将农业招商等同工业招商对待,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进千万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到乡到村,加强农业招商企业用地保障。加大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发展“4+X”生态产业,四种生态种养模式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超过30亿元。着力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积极推广优质稻种植,发展优质油菜、蔬菜、生态健康水产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生态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成一批林业特色产业基地、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森林康养基地。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0年,建成4个省级特色园、50个县级特色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园区分类分级管理,出台相应激励扶持政策。推动农产品加工项目向园区集中,整合打造鲸港农产品加工园区。以省市特色农业园区为重点,建成一批集生产、旅游、示范、科教于一体的特色园区,推进6个田园综合体建设。(牵头责任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商务粮食局、县林业局、县畜水局、县财政局、县供销社、县工业集中区、县国土资源局、县招商办、县政府办<县金融办>) 2.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定《XX县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XX-2020)》。以农业园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奖扶力度,对水稻、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分别重点扶持2-3 家龙头企业实施“倍增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企业和农业上市公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打造一批星级乡村旅游村镇和精品线路。把“体育+农业”作为爆破点,借助体育特色平台,打造仙桃村、黄山岗村、梅家洲村、墨庄堂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安康三产融合、深柳城乡融合、官垱产镇融合3个农业产业特色镇,创建梅家洲生态康养区、仙桃生态体验区、官保生态休闲区3个多功能农业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加大冷链物流建设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快捷智慧的物流体系,着力将XX打造成为湘北农产品水陆联运物流节点。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互联网+”农业,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站点,拓宽农产品线上流通渠道。(牵头责任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商务粮食局、县文体旅广新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联、县供销社、县畜水局、县工业集中区、县政府办<县金融办>、县招商办) 3.突出区域品牌创建,大力推动质量兴农。制定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创建名优农业品牌,促乡村振兴的实施办法。加强品牌体系建设,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突出珊珀湖鱼、黄山头鸭等县域公共品牌,积极培育XX龙虾、XX湘莲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按照“全县品牌XX化、XX品牌区域化、特色品牌组合化、优质品牌精细化”的要求,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到2020年成功申报认证有机食品6个、绿色食品10个、无公害食品50个。加大品牌扶持力度,重点做好水稻、水产资源整合,打造XX鱼米名优品牌。以“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农业品牌宣传推介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全县优质品牌农产品参加各类博览会、农交会、农博会、林博会等展会活动。积极对接大中城市农产品交易平台,组织XX农产品专场交易展会,举办油菜花节、荷花节、龙虾节、梅花节、葡萄节等四季农事节会,加强品牌公益性宣传。精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休闲农庄,到2020年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8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3家,省级休闲农庄达到10个。定期开展十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大特色农业园区、十大农产品品牌、十大星级农庄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抽查检测力度,强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牵头责任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商务粮食局、县食药监局、县供销社、县畜水局、县广播电视台、县电子政务办) 4.突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完善服务体系。制定加快产业发展,促“产业振兴”的实施办法。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组建高效适用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协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选派16名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机千社”工程,提高粮油全程机械化应用水平,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尤其是加快整村整乡的土地流转。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组建星创天地战略联盟。(牵头责任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供销社、县科工局、县畜水局、县农机局、县农经站、县农教办) (二)围绕生态宜居,全面开展环境整治 1.实施基本农田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土壤普查,提高耕地地力,夯实产业持续发展基础的具体办法。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农田机耕道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减量增效技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增强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全面启动重点垸治理,进一步配套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体系。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稳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大力实施农业节水行动。(牵头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农机局、县农开办) 2.实施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制定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办法。着力推进农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房建管,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强化规范管理。划定农村集中建房区,严格执行XX县村民建房规范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审批程序。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继续抓好农村空心危房拆除工作,严控零散建房,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河道沟渠、生态公益林建房,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制定集中整治农村空心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的具体办法。按照“行业监管、各负其责,乡镇主体、属地管理,设立专项、分类考核”的原则,建立责任明晰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集中处理,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大力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转运中心,建立农村专业化保洁员队伍。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养殖尾水治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畜禽禁养退养工作,深入实施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大力推行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域环境、河湖岸线环境整治和水质水量保护管理,实施珊珀湖、明堂湖水生态水环境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牵头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规划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局、县畜水局、县水利局、县卫计局) 3. 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制定农村“水土气”污染防治,促“生态振兴”的具体办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农村生态空间。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有序收回乡村哑河、湖泊使用权,加大砂砾码头规范整治力度,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和洞庭湖北部水资源配置三年行动,继续实施松虎藕河、安保垸、深柳镇等“河湖连通”工程,继续开展重点流域水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