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社会惰化汇报人:以小组作业为例社会惰化及导致原因1目录CONTENTS小组作业中的社会惰化现象2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3PART01社会惰化及导致原因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团队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公平付出。假想你认为当你在辛苦工作时,别人却在偷懒,那么你肯定也会减少工作量来重建公平感;另一种原因是责任的分散。因为团队的成绩不会归功于个人,个人的投入和团队产出之间的关系不明朗。这样有的个体可能成为“搭便车者”,依附团队的努力。换句话说,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效率就会下降。PART02小组作业中的社会惰化现象小组作业?小组作孽!只要老师布置下一个小组作业,不管内容有多简单,主题有多肤浅,很多同学内心都是拒绝的。小组作业总能使简单的事变得复杂,复杂的事变得更复杂:组长思考怎么和稀泥,把组员们都和进去;能力强者面临着扛下整份作业的危机,爱推脱者已经准备好了如何甩锅的种种借口,拖延症患者拖了整个小组的进度后腿……每一次都是大写的心累。小组作业降低了我们的评价顾忌(个体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对他人评价的忧虑)。当集体应对小组作业时,个人不再单独负责,无需受到单独的评价,对他人评价的顾忌程度有所降低,自我监控机制失效,责任感与行动力随之降低,互相推诿的现象随之增加。在小组作业中,老师只对集体成果做出评分,我们不再担心会自己的不努力或是水平低会被老师发现,于是就会产生“划个水就好,反正又不是给我一个人单独打分,最后总得由组长统筹完成”的想法和行为。。首先群体中的个体极易受到搭便车的诱惑。在集体合作中,成果往往平均分配,因此付出单位劳动所得回报多的人就相当于是搭了集体的便车,于是,“不想吃亏”的人们就很容易会在自己的努力无法被单独监控或评价的时候偷懒。就像在小组作业中,我们往往会希望和大佬组队,这样自己就可以“躺赢”,只要沾沾能力强者的光就能获得更高的成绩。其次任务缺乏挑战性、小组成员之间过于熟悉也会加速社会懈怠的产生。当任务缺乏挑战性时,我们往往会认为不需要自己的付出任务同样可以被完成,于是推脱给他人;而当小组成员互相熟悉时,朋友模式的惯性相处方法在任务合作中难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