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工运2023.1民族团结“我是塔城种牛场的一名农民,住在25号冬窝子,从小就和九师一六八团七连结下了缘分。我的亲生父亲在2010年因病离开了我,我的汉族父亲马士进给予了我浓浓的父爱。”哈力别克·木海对笔者说道。马士进是一六八团七连的一名职工。1983年,马士进与一位哈萨克族朋友木海结为兄弟,虽无血缘关系,他们却胜似亲人。2010年11月29日,木海到马士进家做客,在聊到儿子哈力别克·木海时,木海恳切地对马士进说:“兄弟,如果我死了,儿子就交给你了。”马士进当即应声道:“你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两天后,传来了木海去世的消息,马士进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办理完木海的丧事,马士进牢记自己当初的承诺,用心关照木海的儿子哈力别克·木海。“父亲离开这么多年,多亏了马爸爸关心照顾,我们一家才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哈力别克·木海感慨地说。哈力别克·木海永远也不会忘记2011年那个春天。当时,连绵不断的雨让自家本就破陋不堪的屋子彻底成了危房。屋内四处漏水,连被褥都是湿的,哈力别克·木海只能和母亲蜷缩在一角。那场雨断断续续下到月底才彻底放晴,哈力别克·木海正准备用麦草修补房顶时,马士进出现在他们面前。“当时看到他们家房屋漏雨严重,家里几乎没有地方是干的,我心里特别难过,就想着:这房子补不成了,必须重新盖!”马士进回忆说。打定主意后,马士进坚持把哈力别克·木海一家人接到了自己家住,并垫资2万多元,从4月初到9月底,他在额敏县、七连、种牛场之间来回奔波,帮助哈力别克·木海家盖了三间大瓦房,还添置了几十件家居用品。哈力别克·木海清楚地记得,2011年9月28日,他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家。“搬家那天,天气特别好,屋子里很温暖。”哈利别克·木海回忆说,“到了新家,马爸爸比我还开心,我笑着笑着就哭了,马爸爸眼角也湿润了……”刚20岁出头的哈力别克·木海,因为没有事做,每天到处闲逛。从小学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哈力别克,善于与人交流。马士进就介绍他为七连职工代牧,每年能收入两万多元。哈力别克·木海很喜欢代牧工作,干得很好。可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两万元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家庭开支,他想搞养殖赚钱,但手里又没有积蓄。哈力别克·木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士进,他立即拿出四万元钱。有了马士进的支持,哈力别克·木海养了150只羊、15头牛、16匹马。经过精心饲养,第二年,哈力别克·木海不仅还清了马士进的欠款,还获纯收入四万元。“当看着哈力别克赚钱了,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