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建设95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要】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应用价值,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作,以实现教学目的的模式。研究发现,由传统的单一模态转向多媒体融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能够实现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的充分优化和提升。二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提高语用能力则是提升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多模态的应用将会转变课堂语用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基于多模态的理论框架,结合最近发展区、有效性输入与注意假说等语言习得理论,以视听多媒体材料为研究背景、汉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相关模型、提出课堂策略及拟创建多模态语料库来为语用教学服务,旨在探究多模态下的国际中文课堂语用教学的优化模式,以更大效度地提升汉语学习者的语用交际能力。【关键词】多模态视听多媒体国际中文课堂语用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在国际中文教学领域,是较新的研究视角。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应用及交际能力,并且改善和优化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国际中文教学的一大创新。目前有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集中在对语用教学层面的应用研究更是甚少。同时,根据最新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其中提到处于四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就需要开始掌握语用交际能力,能够就较复杂的日常生活等话题进行基本完整连贯且有效的社会交际。基于此,针对汉语学习者的语用教学,将其与多模态理论结合来研究,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习者的汉语语用交际能力提升,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一、多模态下的语用教学理论探析从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多模态视域下的语用教学模式,可从几大理论着手,据其理论的基础上剖析出采用多模态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一,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习者存在两种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即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同伴的合作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而语言学习只发生在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充分借助如影视等多模态并结合听、视等多种感官体验和刺激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声音、图像等融合式的语言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教师把语言放在交际语境中去教学,并在学生现有水平适当地增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