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规划设计01海上风电规划3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沿海各省市均已开展海上风电规划,规划总容量在1.3亿kW以上。截止2017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吊装装机达到279万kW,同比增长71%,全球排名第三位。4场址规划第一步:排除限制因素收集区域内的海洋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区、军事、航道等限制性因素,初步确定场址可规划区域。5场址规划第二步:分析建设条件分析可规划区域的风能资源、地质、港口、交通及电网接入等条件,初步判断是否具备开发价值,进一步确定场址规划区域。6场址规划第三步:场址规划(1)以集约、节约用海为原则,单个场址涉海面积控制在16km2/每10万kW以内。(2)为尽量减小尾流,提高发电量,根据主导风向合理规划场址形状。(3)为恢复尾流,场区之间间隔3km。7场址规划第四步:统一送出为节省海域使用,并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统一规划送出通道。随着柔性直流技术的进步,目前中国规划的场址离岸距离已达到80km以上。8场址规划第五步:合理安排开发时序按照先易后难、先近海后远海的原则合理安排规划项目的开发顺序。根据中国风电“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kW,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kW以上。02海上风电设计10外业工作地形图测量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水深分辨率为6mm,扫宽为140°/165°,最大测深范围为500m。后期数据处理,使用了PDS二维及三维后处理软件包,成图准确。11外业工作12外业工作风资源观测目前海上测风主要为安装测风塔进行观测。随着海上风电开发向深远海迈进,海上漂浮式测风平台将得到快速发展。13外业工作海洋水文观测采用声学多普勒剖面仪观测波浪、潮流,采用温盐深仪观测潮位、水温计盐度。同时基于不同年份的历史地形图或遥感卫片对比,分析工程区海床自然演变的趋势和速率。14工程本体设计15工程本体设计风资源评估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测风塔:至少一年、轮毂高度、在场区内气象站:多年、一般10m高、距离海上风电场较远再分析数据:多年数值模式模拟(包括MERRA、ERA、NNRP等)1617工程本体设计风机基础设计已建海上风电场中采用过大直径单桩基础、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混凝土低桩承台基础、导管架基础、复合筒基础,其中无过渡段单桩基础为国际首创,解决了沉桩垂直度控制、打桩疲劳等系列技术问题。无过渡段单桩基础全球第一根大直径嵌岩单桩基础——福建南日岛海上风电场18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