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信息化机构设置【从机构设置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用来推进资源共享、降低重复建设、协调在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分割等问题。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事,而是由全社会共同完成的使命。信息化建设,涉及到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涉及到利益的分割,涉及到长远的规划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管理就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用来推进资源共享、降低重复建设、协调在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分割、长远规划等问题。日本和韩国都建立了信息化的管理机构,还委派了总统秘书大臣等重要官员来协调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使得这些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很快。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不能无视存在的问题。职能机构发挥的作用1.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信息化建设被许多人称为“一把手〞工程,信息化推进得快与慢、好与坏,关键看“一把手〞的态度和作为。只有认识提高了,认识上去了,人们才认可信息化,接受信息化,动手去推进信息化。这不是官场上的套话,而是实际面临的问题。几年来,各级信息产业管理部门从实际出发,从根底调研入手,根本上了解了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根本情况,通过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效劳,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机构自身就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式。全国各省、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大多是省长、市长,组成人员都是各主要厅、局的“一把手〞。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强化性领导,加强了各组成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提高了各组成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对这些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的拉动,影响和带动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政府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媒体的宣传是提高认识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专门主办或改版了一些报刊扩大对信息化的宣传。如计算机世界报等一些主要报刊,不断宣传信息化的常第2页共7页识、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典型经验等等。播送、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多角度方式,宣传信息化的应用与开展。正是由于这些媒体的作用,使人们从过去单一的计算机理论向现在广义的“信息化〞方向过渡,从对“信息化〞一词的陌生到现在的逐步熟悉与应用,实现了全社会在信息化认识上的关键性转变,对信息化的快速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组织一些重大活动加强对信息化的宣传。各级信息产业部门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