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10.31本报记者钟夏:党建引领珠海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docx
下载文档

ID:2375101

大小:18.04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10 31 本报记者 党建 引领 珠海 公有制 经济 质量 发展
2022.10.31本报记者钟夏:党建引领珠海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珠海特区报/2022年/10月/31日/第005版专题 点燃“红色引擎”激发“产业第一”澎湃动能 党建引领珠海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钟夏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 初心如炬,征途如虹。市工商联、市非公党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党建赋能,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实施铸魂、服务、沃土、头雁、丰羽“五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广大非公企业成为珠海“产业第一”新征程上极具创新力、竞争力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扣‘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引领广大企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加快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市非公党委书记朱自琴表示。 加快“嵌链赋能” 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党建。今天的珠海,承载着中央、省的殷切期望,迎来“四区叠加”重大机遇,吹响了“产业第一”发展的嘹亮号角,特区热土上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热潮。 弄潮儿向潮头立。企业扎根到哪里、项目推进到哪里、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 里,市非公党委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党建嵌入“产业链”,赋能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以来,市非公党委围绕“产业第一”工作总抓手,紧扣“4+3”支柱产业,推动我市九大产业园区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链接、共建共享、互促共赢”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截至目前,我市已组建产业链党委12个,为打好“产业第一”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其中,香洲区成立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综合党委,覆盖32家企业230余名党员;金湾区组建了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端打印等7个产业链党委,覆盖150余家企业2108名党员;斗门区成立了预制菜产业链党委和2个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覆盖120余家企业656名党员;高新区组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链党委,覆盖18家企业611名党员。 党建嵌入“服务链”,释放便企惠企动能—— 今年8月,全市首个产业链党委——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综合党委正式揭牌,党委书记由园区党委副书记兼任、委员由链上龙头企业格力电器、泰坦新动力、松下马 达、飞马传动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覆盖链上规模以上企业32家,党员230余名。 “短短2个月来,我们已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产业政策宣讲会等活动50余场次,形成红红火火的‘组团式’产业发展氛围。”该综合党委负责人介绍说。 “一条红线”串起“全链同心”,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政企协同、产业协同作用,串起政府、市场、金融、人才等多方面资源要素,以“服务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 如今,香洲区制定了产业链综合党委工作制度方案,创建党建联建、工作联动、人才联育、问题联解“四联”工作机制;金湾区集中打造医药行业智慧党建宣传教育基地,搭建链上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斗门区生态农业园组织预制菜企业展团参加2022第十届中国食材电商节,共达成意向订单金额约3.5亿元。 党建嵌入“队伍链”,激活发展“红色动力”—— 面对汹汹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丽珠集团党委迅速成立检测试剂研发项目组,党员先锋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在短时间内研发出快速、准确进行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的多种试剂,助力一线更安全、高效诊断疫情; 在东信和平,由陈宗潮、程治国等五位党员牵头成立项目小组,攻克智能化中央集成控制系 统MES项目的技术难关,推动项目按时上线⋯⋯ 这是珠海非公企业加快锻造产业发展“红色引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硬核担当”的一笔笔生动注脚。 “加快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是引领企业行稳致远、乘风破浪的核心密码。”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成深有感触地说。 党建引领如源头活水,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市非公党委引导企业党组织在科技研究、转型升级、技术攻坚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党员在科技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集中攻坚“卡脖子”技术,积极推动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红色技术攻关小组”。 截至目前,全市非公领域已组建红色技术攻关小组186个。其中,金湾区率先在龙头企业成立红色技术攻关小组51个;斗门区推动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预制菜产业上组建31个红色技术攻关小组;高新区在金山软件、健帆生物、远光软件等28家企业组建红色技术攻关小组共计58个,不断破解企业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难题。 实施“五大工程” 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如何真正推动非公党组织成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不竭源泉,使党员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使党建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实施铸魂、服务、沃土、头雁、丰羽“五大工程”,成为市非公党委打出的一套关键“组合拳”。 实施“铸魂”工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举目以纲,千目皆张。市非公党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立心铸魂,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巨大向心力。 从切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从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巡回宣讲到开办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培训班⋯⋯市非公党委第一时间把党的先进理论和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传达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今年以来,珠海全市各级非公党建机构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宣传宣讲、特色学习活动达40场,覆盖近1万人次。 实施“服务”工程,为产业链注入“红色动力”—— 在落实广东省工商联“五联五防”活动中,市非公党委加快建立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商(协)会党组织工作制度,积极开展“红色工地”关心关爱走访慰问、“多方珠力·助企惠商”纾困政策宣讲等暖企行动。 抓好“规定动作”,更要谋划好“自创动作”。2021年以来,市非公党委积极推动“三个共享”,实施“兴企”服务:包括推动“党建资源共享”,不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商(协)会参观学习党建示范点、党建品牌,做到对标先进促提升;推动“市场信息共享”,为大企业寻求新增长点,为小企业成长加速助力,构建珠海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生态圈;推动“员工信息共享”,促进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助力稳生产保就业,真正实现让党建工作“搭台”、社会资源“分享”、经济发展“唱戏”。 与此同时,市工商联、市非公党委建立“大学习、深调研、抓落实”常态化工作制度,深化非公经济领域党建重点课题研究。今年以来,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企业走访近百次,形成《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几点建议》等3篇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研究出台扶持珠海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实施“沃土”工程,发挥平台载体作用—— 市非公党委高标准推动网络文化协会、建筑行业、物业管理等7个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阵地建设,打造服务型、开放型党建服务平台。新设“小个专”党员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业务咨询和导办帮办服务。 “党有号召,我有呼应!”市非公党委积极号召非公企业、商协会成立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切实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参与公益捐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活动。今年“01·13”疫情期间,我市非公企业参加志愿服务超过3500人,捐资捐物价值超过510万元。 实施“头雁”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史知识、参与互动答题⋯⋯一个功能齐备的党建宣传教育基地就坐落于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景区内。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党建空间,也是其所在医药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在斗门区农业电子商务党委工作覆盖的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区和珠海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等多个党委成员单位,企业职工抬头就能找到党组织,“红色驿站”等工作室随处可见⋯⋯ 2021年以来,市非公党委按照“一区一品”工作思路,联手各区各部门打造了5个各具区域特色的非公党建品牌,选树14个党建示范点,有力推动珠海市非公党建水平迈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市非公党委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政治站位,用心用情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民营企业“百企兴百村”、商协会“进乡村促振兴”活动,各商协会先后向怒江、遵义、阳江等地累计捐赠资金超3000万元,帮扶遵义市凤冈县天桥镇建设“2000亩博落回种植推广与初加工厂”;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今年共捐赠6300多万元,市工商联主席(会长)单位健帆生物带头捐赠1500万元。 实施“丰羽”工程,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市非公党委坚持把“双同步”工作与教育党员、服务企业、发展会员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从企业管理层中选任党组织书记,推动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三向培养”模式,不断挖掘和培养非公有制企业各类人才,不断增强“两个覆盖”工作成效。 党的声音在非公党建领域越来越响亮。截至今年9月,珠海市具备“三有”条件的企业已达 11088家,党员24171名,今年新建党组织的企业138家,新建党组织(含单建和联建)62个。 坚持守正创新 着力打造非公党建“珠海样本”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已经成为广大非公企业的 共识。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幅幅党群同心、拼搏实干的动人画面,汇聚成珠海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磅礴动力。 “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如今企业已有党员近150名,与党建相关的专题学习、流动党课、知识竞赛、先进经验分享、评优争先等活动多年来从未间断。”市工商联主席、健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董凡说。 如今,市非公党委通过选树“双强”企业、“双优”企业家、“双创”企业,探索出每年选树一类典型,凝聚先锋榜样力量的有效机制,涌现出健帆生物、汉胜科技等“双强”企业,张伟、张晓川等“双优”企业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珠海金山软件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科技驱动、文化赋能“三驾马车”打造高度融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