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1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2月海上古近系前积体储层预测技术———以渤海A油田为例张岚唐何兵郭诚张立安穆朋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收稿日期:2022-07-01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作者简介:张岚(1977—),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地质。摘要:渤海湾A油田沉积相属于河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前积体储层,其中单期前积体油藏是目前油田挖潜的重点方向。首先,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近道振幅拟合技术压制多次波,以解决近道剩余多次波问题;利用基于广义S变换的拓频技术同时拓展地震的低频、高频信号,以获得真正的宽频地震信号。然后,对单期前积体进行精细解释,获得精细纵向沉积格架及其平面展布形态。最后,通过分频非线性反演,以单期前积体地层格架为约束,得到高分辨率反演密度数据体,从而实现对单期前积体平面展布及其厚度的准确预测。关键词:前积体;多次波;广义S变换;沉积格架;分频反演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80(2023)01-0016-060前言渤海湾A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海域、莱州湾凹陷边界大断层的下降盘,其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三中段,属于典型河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三中段地层从南向北发育多期大型三角洲前积体,地震剖面上可显示前积体内部地震反射特征。在顺物源方向地震剖面上,沉积体形态明显地表现为S形前积反射特征;在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剖面上,沉积形态又表现为透镜状或丘状。在前积反射发育区,已发现多个含油前积砂体。单期前积体具有砂体较厚、充满度高、分布有局限性等特征,其油藏属于典型的“小而肥”型,是目前油田挖潜的重点方向。在海上油田建设阶段,井网稀疏、井距较大,古近系前积体储层平面展布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开发井的生产效果。前积体储层埋藏深度为2900~3200m,地震资料主频为20Hz,层速度为3000m/s左右,纵向分辨率为38m左右。前积体尖灭点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不清楚,解释较困难,因此难以刻画单期前积体储层的平面展布范围。学者们针对地震剖面上的前积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勘探开发成果,也提出了各种古近系前积体储层预测技术和方法。蒲仁海等人研究了泥岩与泥岩之间形成前积反射的原因[1]。周路等人研究了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特征所代表的地质意义,明确提出前积体储层易于形成岩性圈闭,进而使油气成藏...